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
覆盖全教育学段 搭建禁毒防艾通识教育体系——专访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家爱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2-11-29 10:57:00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4.jpg

安家爱在《健康成长你我他: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读本》(专家审定本)首阅式上致辞

  

5.jpg

11月26日,第十二届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论坛暨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方法研讨会在成都举办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靖 省戒毒管理局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治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要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角度,看待艾滋病防治工作,全民参与、全力投入、全面预防。”

  

  在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新时代社会心理融合发展论坛组委会在成都共同举办了第十二届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论坛暨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方法研讨会。为此,四川法治报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司法厅党委委员、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安家爱。

  

  1

  

  活动覆盖六省(市、区) 3200人参与线上论坛

  

  记者:第十二届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合发展论坛暨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方法研讨会在成都举办,省戒毒管理局是主办方,请介绍一下此次活动的具体情况。

  

  安家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新时代社会心理融合发展论坛组委会在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共同主办此次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携手应对艾滋病流行带来的风险与挑战,倡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本次活动由山西省临汾红丝带学校和《人民法治》杂志社承办,以线上的方式举行。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启动《健康成长你我他: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读本》首阅式,这是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长期科研合作基础上,面向社会的又一公益性举措。活动中,与会专家对读本予以高度认可。大家认为,读本坚持了“以预为先”的理念,向青少年传达了禁毒防艾的健康生态观,实现了可读性、互动性、可推广性的有机统一,符合新时代教育教材教辅的编撰要求。第二环节是线上论坛,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1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从青少年知艾防艾教育密切相关的物质滥用预防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德育与法治教材教辅、重大传染病患者违法涉罪案件处理立法建议等诸多视角进行了交流研讨。同时,此次活动还覆盖到了戒毒工作“2+4”区域协同发展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六省(区、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线上参与者达到了3200余人。

  

  2

  

  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读本首阅

  

  记者:此次活动中,启动了《健康成长你我他: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读本》首阅式,请介绍一下读本的编制情况。

  

  安家爱:此次发布的《健康成长你我他:青少年知艾防艾通识教育读本》(专家审定本),是我们和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科研合作成果的应用实践,也是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持“三个融入”思路,拓展艾滋病防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社会的融合度,深化艾滋病防治的公益性举措。读本编制情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编写的背景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在长期科研合作中,尤其是在艾滋病防治实证研究中,一直注重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积极推动艾滋病知识预防教育体系建设。2021年,我们共同编制的《新时代大专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已列入“十四五”高等教育领域教材建设出版项目。2022年,为进一步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覆盖面,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决定共同编制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知艾防艾通识教育读本,努力覆盖到全教育学段,构成系统的艾滋病防治通识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更好地“知艾防艾”,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是编写的主要原则。编写中,我们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未成年人开展禁毒防艾教育的规定,严格按照课程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写规定进行立项、申请和核准,注重实践性、专业性、科学性相统一。实践性方面,项目组依托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艾滋病戒毒人员分类管理与关怀救助,以及在“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延伸照管过程中取得的实践经验,吸收借鉴了国内外一流高校通识教育编写的先进经验和成果。专业性方面,项目组主体是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本身具有资源优势,在编写中又邀请了流行病学、教育学、心理学、未成年人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专家对文字和绘图进行专业审查。科学性方面,项目组邀请了北京、山东、湖南、山西等省市部分学校的学生、老师、家长进行了审读,逐一吸收了宝贵意见建议,最终形成此次发布的专家审定本。

  

  三是编写的规律特点。我们重点把握青少年教育的规律性,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坚持学生思维、贴近受众、解疑答惑。在体系上,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在小学、初中、高中分阶段有序铺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强调趣味性、互动性和体验感;在形式上,我们立足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尤其是学习进度、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个性因素,采用了中小学生容易理解和引起兴趣的记者团、主题班会的教育方式,进行情景式设置;在内容上,涵括了与艾滋病病毒传播密切相关的传染病流行病学教育、全面性教育、物质滥用防治教育等内容,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蕴含其中,培养“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3

  

  艾滋病戒毒人员分类管理与关怀救助工作的四川经验

  

  记者: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了解到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艾滋病戒毒人员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请为大家介绍一下。

  

  安家爱:四川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从2006年开始收治艾滋病吸毒人员,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和“让戒毒人员重获健康人生”的价值追求,在10多年实践基础上提炼总结了“以安全管理为前提、以人文关爱为载体、以医疗救治为支撑、以权益维护为基础、以教育矫治为核心、以转介帮扶为延伸”的艾滋病戒毒人员分类管理与关怀救助工作四川经验,2020年11月23日在北京面向全国发布,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邵一鸣等学者教授高度评价。具体来说,我省艾滋病戒毒人员分类管理与关怀救助的工作经验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在安全防护中实施“零距离”管理。以“零距离”为要求,将专业化“人防”、精准化“物防”、现代化“技防”贯穿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实现场所内外、艾滋病戒毒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的可亲、可近、可防、可控的“双向安全”。

  

  二是打造“家园式”戒治环境。在依法管理的基础上,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卫生的戒治环境,多管齐下实施针对性的情感关怀,提供更高层次的、更宽范围的关心与爱护措施,不断完善情感支持系统。

  

  三是开展针对性诊疗与全程性抗病毒治疗。以“生命质量论”为引导,实行认知教育;提供优质、科学、专业的医疗服务,拓宽其生命宽度;强化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措施,实现“零感染”目标。

  

  四是实现以“去污名化”为方向的权益保障。维护艾滋病戒毒人员的知情权、人格尊严权、生育权不受侵害。

  

  五是开展以“艾滋病感染到我为止”为目标的教育矫治。实行心理危机干预,促进艾滋病戒毒人员戒除毒瘾、自觉阻断艾滋病病毒传播,坚持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亲情教育等特色教育。

  

  六是建立以“无缝衔接”为基准的转介帮扶。以“爱之家”禁毒防艾法律服务工作站、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指导站为阵地,延伸戒治效果,持续开展艾滋病康复指导,提升回归社会能力,降低复吸率。


编辑:潘红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