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成都 >
检护陆港文化品牌:在千年蜀道与现代陆港的交响中谱写检察新篇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7-29 10:24:26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品牌涵义


  2022年6月,成都市青白江区检察院立足成都市青白江区先后获批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禀赋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丰富“蓉欧卫士”品牌内涵,将“开放创新、法治护航”理念融入“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提出“检护陆港”检察文化品牌,为护航成都国际陆港门户枢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钢铁轨道纵横交错,国际班列川流不息。作为中欧班列(成渝)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成都市青白江区依托“一带一路”最大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破“不沿边、不靠海”的地理限制,形成“一港通全球”的开放格局。


  近年来,成都市青白江区检察院(以下简称青白江区检察院)立足“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成都集结中心建设规划,围绕“世界级陆港枢纽、现代化新兴城区”区域战略,深度融合古蜀道“开放包容”基因与新时代“丝路精神”,创新打造“检护陆港”文化品牌,为建成成都国际陆港门户枢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交往引领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在千年蜀道与现代陆港的交响中谱写检察新篇。


  构建“检察+”协同模式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青白江区检察院加强机关内部协同,选拔12名“护企检察官”,着力打击、预防涉企犯罪,近三年大力惩治侵犯企业权益犯罪案件66件141人,帮助企业追赃挽损1000万余元。同时对向企业相关人员行贿的公司,未构成犯罪但违反行政管理行为的,通过行刑衔接方式将线索移送相关单位处理,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陈某利用担任某材料公司生产段负责人、专项技术员的职务之便,为多家企业顺利通过样品检测及获得供应商资格提供便利,非法收受供应商财物2万余元。2024年7月10日,经青白江区检察院起诉,青白江区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陈某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10万元。


  “该案中,相关公司通过商业贿赂方式谋取竞争优势,侵害了企业利益,虽未构成犯罪,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应当受到行政处罚。”青白江区检察院承办检察官说。2024年9月20日,该院通过行刑衔接机制将案件线索移送青白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办,相关公司被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此外,青白江区检察院还加强“检察+管委会+企业”协同,聘任“护企联络员”,搭建检察机关与民营企业的“连心桥”;构建“检察+高校”协作模式,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为服务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2024年以来,该院办理的5件案件获评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省级典型案例,1件案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


  健全知产全链条综合司法保护体系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在提升综合实力上的作用更加明显,各类企业也加大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投入。青白江区检察院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当前,中小微企业自身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较弱,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需求较大。


  如何帮助企业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法律“体检”来帮忙。青白江区检察院联合高校,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和“私力-公力-社会”三个方面,分层设计知识产权三级法律“体检”指标,共132个清单模块,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根据常规保护设计的通用指标,三级指标则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特点企业有针对性设计的个性化指标。同时,根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重要程度分别对各个指标模块赋予不同权重,并通过设置明确量化的分数,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五级记分法计算出被“体检”企业的综合评分,评定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围绕青白江区重大产业发展规划,青白江区检察院选取4家“成长型”高科技企业开展“知识产权法律体检”,梳理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现状、保护情况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秉持“一企一策”理念,对企业进行全方位“诊断”,形成法律“体检”报告。根据报告展现出的缺陷指标,该院从专业角度提出具体的整改建议,并通过回访掌握企业整改落实进度和程度,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闭环。


  在法律“体检”团队与企业的协作下,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1家企业增加专利申请91件。经验做法在“以检察工作现代化助力自贸试验区建设现代化暨上海市检察院派驻自贸试验区检察工作十周年”主题论坛交流。


  深化涉外法律指引服务


  助力企业“出海”


  “手册相当于外贸企业的‘去哪儿旅游攻略’,是一份内容全面的法律锦囊,让我们出海更有底气。”今年5月8日,成都某外贸公司工作人员向青白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反馈了使用《海上丝路(东南亚)外贸国别法律适用指引手册》(以下简称《指引手册》)的感受。


  该《指引手册》是青白江区检察院于2022年开始打造的国际贸易法律适用手册,为民营企业面向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等10个东南亚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提供全面、精准的法律风险防范和规则指引。2021年8月4日,成都第一条南向通道打通,首次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通道的“双通道联运”,目前已相继打通中老、中老泰、中老泰马三大向南开放之路,进一步拓宽了四川与南亚、东南亚的经济大动脉,着力打造衔接中欧班列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联系东盟和欧洲的主要枢纽。针对自贸片区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现状及成都与东南亚经济圈国际贸易持续攀升的趋势,青白江区检察院结合收集到的企业关于防范化解法律风险和纠纷等涉外贸易法律需求,联合四川大学“自贸试验区暨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推出了《指引手册》,助力企业放心“出海”。


  《指引手册》涵盖外贸合同签署、货物运输和交付、出口通关及国际商事纠纷解决等7大类70项具体事项,分为三年阶段性编制,现已编制完成并由中国检察出版社出版。《指引手册》成为企业起草合同、处理外贸纠纷的重要参考,助力企业提升预判、抵御、化解涉外贸易的风险能力。据悉,某水产外贸企业根据《指引手册》指导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促进销售额同比提升60%;某粮机设备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越南某企业侵权生产粮机设备问题,通过《指引手册》全面了解越南关于货物贸易的相关规定后,与该企业达成和解协议,让其成为越南代理商,进一步开拓外贸市场。相关经验做法入选成都市检察机关“安商惠企”十件典型案事例,并获评全省检察机关典型事例、青白江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十佳优秀案例,先后被《检察日报》《四川日报》报道。青检宣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