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致敬英雄 >
三枚奖章 一生坚守——记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特警王浩田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7-29 10:28:32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aaaa.jpg


  王浩田获得的奖章


bbbb.jpg


  王浩田在遂宁市特警反恐演习中进行突击科目演练


cccc.jpg


  王浩田进行射击训练


ddddd.jpg


  “1·10”中国警察节时,王浩田参加升旗仪式及荣誉授予仪式 受访者供图

 

  奖章,闪耀着光辉的荣誉,远非仅是金属的简单组合。它承载着深厚的责任担当,代表着不屈的精神,每一枚奖章的背后,都隐藏着血肉之躯的担当、责任与努力。当我们的目光被那几枚金光闪闪的奖章所吸引时,便会深究其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故事与厚重的家国情怀。


  初见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特警大队特警王浩田时,很难将这个满脸笑意的特警与沉甸甸的奖章挂钩。深入了解王浩田的故事,才知道每一枚奖章的背后,都镌刻着血肉之躯的坚韧、使命必达的执着,以及超越极限的奋斗。


  第一枚奖章


  雪域高原的坚守 他从士兵蜕变至士官


  2003年深冬,王浩田参军入伍,踏上开往雪域高原的列车,成为西藏军区某团的一名解放军战士。经过淬火历练,他完成了从群众到士兵的蜕变,又从士兵逐渐成长为士官,最终走上了班长的岗位。


  在即将离开部队时,突如其来的任务,为他的军旅生涯注入一抹铁与血的色彩。号角吹响,奉命集结的队列里,面对未知的危险,王浩田有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兴奋,更有“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觉悟,怀着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斗志奔向第一线。几个月里,王浩田以艰苦环境为乐,与危险战斗为伴,发挥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直至任务胜利完成。


  王浩田在军旅中表现优秀,被授予“优秀士兵”的荣誉,获得了人生中第一枚奖章。


  第二枚奖章


  生死一线的瞬间 他牢记特警突击队的血色荣光


  2009年,从部队退役的王浩田考入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工作。2012年末,安居区公安分局成立特警大队,王浩田成为第一批特警队员。作为全遂宁第一支区县分局特警大队的一员,他恪尽职守,吃苦耐劳,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


  2013年某一天深夜,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将进行一次突击抓捕贩毒团伙行动,命你部进行配合,承担突击攻坚任务。”接到命令后,特警大队全体队员马上行动起来,在最短的时间内集结完毕,前往任务地域。


  当夜,在贩毒团伙藏身的房门外,作为破门手的王浩田一手紧握破锁枪,一手给同事们用手语倒计时,“砰”,门锁应声而破,王浩田和同事突入房间内。此时,王浩田发现房间内厕所门紧锁,为防止毒贩毁灭毒品证据,情急之下,他一脚破开厕所门上的玻璃,却不幸被玻璃碎片划破脚踝,顿时鲜血如注。事发紧急,他继续控制房内嫌疑人,待2名嫌疑人被控制后,才简易止血。为不减少现场的处置力量,他拒绝同事帮助,一人到楼下乘坐救护车前往医院。


  “当时没有时间害怕,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伤势。对面是毒贩,如果稍有分心,很有可能就会造成队员受伤或者是罪证毁灭。”王浩田回忆道。


  任务圆满结束,事后检查,王浩田右腿脚踝处肌腱断裂2根,且伤口内仍有3厘米长的玻璃残片。手术治疗后,医生建议王浩田转到训练较少的部门,他却不愿离开深爱的特警大队。在恢复期内,他担任特警大队内勤,一边恢复一边锻炼,从用拐杖辅助行走到扔掉拐杖忍痛行走,到尝试快走、跑步,再到越野1公里、5公里、10公里,终于战胜伤痛,重新成为特警大队突击队员之一,这段落入低谷重新起跑的经历,让他收获一枚“三等功”奖章。


  第三枚奖章


  科技创新的突围 他聚焦实战需求发明专利


  在部队与特警岗位的历练中,王浩田发现使用突击步枪时,手动装填弹药具有重复性、低效性等特征导致手指疲劳,而随弹药配发的金属制压弹器因设计不合理,存在压弹不流畅、容易划伤手部、压弹时限位器失效将桥夹压入弹匣内卡死无法取出等缺陷。


  为提升射击训练效率,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三维建模,用3D打印机反复试验,通过不懈努力,终于从纸上设计变成手上实物。信心满满的他拿着自己的作品,但发现设计不合理,根本无法正常使用。


  越挫越勇的王浩田拿着失败的作品,反复改进,终于在第四代作品上实现了所有预想功能,最终设计成功,并于2019年9月申请专利,2020年6月16日通过专利申请。


  拿到专利证书后,王浩田仍然没有停止脚步,通过快速装弹器使用环境不同的情况,衍生设计出两款快速装弹器,一款结实耐用更适合严酷的战场环境,而另一款轻便简单更适用靶场环境。


  2023年,王浩田拿着自己发明的装弹器参加“2023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和“2023四川省智慧公安基层技术革新评选活动”。王浩田仔细梳理并制作PPT和撰写讲稿,他讲述了自己从发现问题到思考方案,从测绘设想到自学设计,从初次制作到遭受失败,从迭代试错到获得专利的不懈努力……质朴的语言和务实的作品最终斩获“公安厅2023年度全省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暨科技创新大赛决赛获得一等奖”,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智慧公安我先行’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专项活动优秀奖”,诠释了“应用实战”型的内核,后被授予“三等功”一次,他也收获了第三枚奖章。


  三枚奖章,三个战场。从雪域高原戍边到藏青蓝队伍的“尖刀”,从烈日下训练场挥汗如雨到科技创新中冥思苦想,王浩田用行动诠释着“不屈的精神”。奖章不大,承载的是警察和军人的荣誉;证书不重,肩负却是人民的信任和希望。奖章会褪色,但刻在骨子里的担当永不磨灭;荣誉会封存,但守护家国的初心永远跃动。时光荏苒,奖章的光芒却历久弥新,这光芒不仅照亮王浩田的征程,更映照着千千万万守护者的身影。


何薇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