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中经开区兴文派出所辖区地图上,福锦苑小区、中营村、巴中东站、石燕社区……这些名字串联起陶瑞的日常轨迹。从警11年,扎根社区11年,这位40岁的副所长,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把心血化作一方水土的平安基石。他以改革者的锐气探路基层治理新机制,以“老黄牛”的韧劲深耕社区警务责任田,更以“贴心人”的温度化解千家忧难,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城乡结合部的落地生根。
改革“探路人”:小机制撬动大平安
2024年,巴中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吹响基层治理改革号角。面对“小区安全文明劝导站”“一村(社区)一辅警”“校园安全管理”三项硬任务,陶瑞没有丝毫犹豫,挺膺担当,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福锦苑小区,他率先建立起全区首个“安全文明劝导站”,配齐“一警三员”(警察+城管执法员+网格员+物管员)。这并非简单的挂牌,而是发动社区力量的“枢纽”。居民骑摩托车不戴头盔、遛狗不牵绳等“顽疾”,曾是小区治理的痛点。陶瑞带着劝导员们,耐心劝导、精准发力。令人惊喜的是,短短数月,这些重点违法现象锐减60%,小区及周边秩序焕然一新,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吸引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天津市西青区政法系统专程前来“取经”。
“一村(社区)一辅警”改革,他同样下足“绣花功夫”。39项任务清单、42份工作样表、6项明确职责……他将驻村辅警的工作标准化、可视化。在中营村,他创新推行“社区联动、村组守望、店铺联防”模式,将警务室打造成全区示范站点,让警力真正沉到最基层,融入百姓间。
校园安全,更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三挂三帮”责任扛在肩,“护学岗”覆盖率做到100%。2024年来,他带队开展安全检查40次,揪出并整改隐患12处,化解涉校矛盾16起,处置涉校案事件3起。数字背后是实打实的平安——辖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同比断崖式下降87.5%!
基础“深耕者”:“六联”工作法织密平安网
2024年,初到兴文辖区,陌生与疏离是陶瑞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群众不认识我,不愿意交心,吃闭门羹是常事。”他没有气馁,一头扎进社区,从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入手,唠家常、问冷暖,用脚步和真心敲开了群众的心门。
在日复一日的实践中,陶瑞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陶氏工作法”——他始终坚持“警格+网格”下的一体化运作机制,以信息联商、矛盾联调、数据联采、巡逻联防、隐患联排、预警联宣”六大联动为抓手,通过实体化运行,闭环式管理,推动“六联工作法”在网格实战中走深走实。目前辖区已形成风险感知更敏锐、矛盾化解更前端、治安掌控更精准、服务触达更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切实将警务阵地打造成平安建设的桥头堡、群防群治主引擎。
在他的带领下,兴文辖区基础工作焕然一新: “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准、更新快,内保及重点单位底数清、情况明,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不失管、不失控……2024年来,他组织开展各类反诈、交通、法治宣传50余场次,成效显著——辖区电信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57%,财产损失下降50.15%,交通事故数量下降70%。这组数据,是“精耕细作”结出的最甜果实。
矛盾“终结者”:“四快”化解暖民心
兴文辖区结构复杂,城乡结合部的拆迁社区、传统农村、厂矿企业集聚区并存。房产、征迁、投资等领域的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激化。面对这块“硬骨头”,陶瑞创新推出“四快矛盾纠纷化解法”:小案快处、纠纷快调、求助快帮、隐患快排。2024年来,他参与处置化解各类矛盾180余起,其中不乏大要事件和多年积怨。
巴中东站开通前夕,一场风暴正在酝酿。陶瑞在走访中敏锐捕捉到关键信息:红花村村民吴某在东站工地务工时摔倒成为植物人,施工方认定非工伤,停止垫付医药费。绝望的家属计划在高铁开通当天,将吴某推到现场维权,以极端方式讨说法!情况万分紧急。陶瑞立即行动,化身“灭火队员”。他火速联系东站业主、施工方、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在派出所搭建沟通平台。经过紧张协调,最终促成施工方先行垫付2万余元救命钱,并引导家属通过司法途径理性维权,成功将一起可能严重干扰高铁开通和百姓出行的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
石燕社区的王某,是陶瑞用耐心和温情捂热的另一块“坚冰”。家庭贫困、母亲卧病、妻子出走、儿子溺亡……一连串打击让王某精神濒临崩溃,更扬言报复妻子。面对这个“火药桶”,陶瑞没有退缩。他一次次登门,不厌其烦地解释办案过程,像对待亲人一样倾听王某的哭诉。同时,积极协调办事处为其申请困难救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某最终对妻子也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一起可能引发恶性事件的重大隐患,在陶瑞的“七次登门”中烟消云散。
队伍“领头雁”:重塑警营精气神
2023年,兴文派出所队伍管理曾亮起“红灯”,多名民辅警被问责。陶瑞临危受命,扛起队伍管理重担,负责思想政治工作。压力如山,他却迎难而上。
他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作为一名党员民警,他首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作表率,带头学习,锤炼党性,用坚定的信念影响全所。工作中,他喊响“向我看齐”,脏活累活抢在前。他定期与有思想波动的民辅警“掏心窝子”谈话,及时消除风险苗头;他用心组织爱警暖警活动,提升队伍归属感;他狠抓执法理念和警务技能培训,提升专业素养。
一套“组合拳”下来,“早点名”“周工作交账”等制度不再是形式,队伍的精气神焕然一新。2024年以来,兴文派出所民辅警实现了涉法涉诉和问责处理的“零纪录”,更涌现出魏霞、杨晨、陈浩等先进典型。一支曾经士气低落的队伍,在陶瑞的带领下,重新焕发出蓬勃的青春活力与干事创业的激情。
十一年坚守,初心如磐。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耕耘。陶瑞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倾听群众的每一个诉求,用智慧化解基层的每一道难题。他像一头不知疲倦的“拓荒牛”,在城乡结合部这块复杂的治理土地上,不断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巴中路径,用忠诚与担当,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安宁,书写着一名新时代社区民警最质朴也最动人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