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平安四川 >
宽窄巷子里的平安密码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8-20 10:28:12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m_b8ac95bddb63ad52d4e0c5020bfa018f.jpg


  双语警务岗民警在宽窄巷子巡逻

  

  开栏语

  

  今年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五周年。为充分展示公安机关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生动实践,公安部组织开展了“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8月18日至20日,“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四川,围绕创新举措深耕基层治理、打击知识产权犯罪、科技赋能提升警务效能、智慧交管建设、护航“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度采访。媒体采访团用镜头记录、用笔尖书写,借助图文报道、纪实短片等全媒体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四川公安全力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从今日起,四川法治报将推出“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四川篇章)系列报道,邀请读者走进四川公安,感受那份在阳光下坚定守护的力量,聆听我省公安民警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铿锵前行的足音。

    

  “喂,110吗?这里有人拦车。”18日10时,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黄瓦街派出所接到一起报警:有人拦车不让离开。接警仅2分钟后,警力便抵达现场,经过耐心调解,半小时内双方握手言和,自行协商解决了问题。

  

  这场看似普通的纠纷调解,背后却浓缩了黄瓦街派出所深耕基层治理的深厚“内功”。黄瓦街派出所成立于1950年7月,2019年11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与新成都共同成长的最早一批派出所,速度与温度成为黄瓦街派出所的鲜明标签。

  

  连续16年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

  

  “顶流”景区有双重守护

  

  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宽窄巷子占地479亩,被誉为“成都活态博物馆”,日均客流超10万人次,是成都的“顶流”景区。如何让游客看得见历史,感受到安全?黄瓦街派出所的答案是:“科技+人文”护航。

  

  18日下午,记者来到宽窄巷子联勤指挥部时,值守人员正在忙碌,墙上的几块屏幕上监控画面与数据图表不断切换,实时监测现场情况,无人机巡航、热力感应系统、5G执法记录仪组成立体监控网络。此外,指挥部还配有人流超限自动预警、高温烟火瞬时捕捉等设备,让风险防范跑在警情前。

  

  “科技巧手校准了法治准星,更让我们心中有数、应对有招。”黄瓦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廖建文指着指挥大屏介绍道。

  

  在宽窄巷子东广场,还有一支街面快反处突小队进行街面执勤。快反处突小队配备的特种车辆集成了移动指挥功能,能够开展防暴处突、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救援等各项工作。同时,快反处突小队还利用机器狗和无人机进行地空双巡逻,确保不留死角。“我们还根据不同人员及不同警情,配备了个性化的单警装备,如夜视仪、VR眼镜、轻质战术防弹衣等。”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巡警(防暴)大队中队长吴晗介绍道。

  

  科技之外,更有人情。巷子口的双语警务岗里,外国游客举着手机,对着民警许雯丽竖起大拇指。一家商铺店主告诉记者:“上次店员少收了客人3000元,廖建文积极帮忙寻找客人,终于找到了客人的联系方式,民警又督促我们向客人说明了情况,客人也非常爽快的补齐了少付的款项。”此前,窄巷子的一户商家曾因噪音被旁边中学多次投诉,廖建文顶着烈日督促商家装隔音帘、调喇叭时间,“现在孩子们上课安静了,商家生意也没受影响。”廖建文说道。

  

  记者了解到,宽窄巷子等重点部位连续16年重大刑事案件和消防安全事故“零发生”,纠纷调处率97.5%,辖区违法犯罪警情和信访投诉持续低位运行。今年以来,辖区街面六类侵财警情同比下降22%,三类非侵财警情同比下降19%。让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到安全感,尽情感受成都的烟火气。

  

  创新基层治理举措

  

  让老街实现有序“烟火气”

  

  “以前楼下火锅店油烟直灌窗户,半夜还有划拳声,我和老伴儿差点搬走。”居民李阿姨回忆起以前的泡桐树街,语气里还带着无奈。这条紧邻宽窄巷子的老街,曾因“住改商”催生出78家酒吧、餐饮店,却也让商户与居民的矛盾成了“火药桶”——噪音投诉、油烟举报、消费纠纷层出不穷。

  

  转机出现在2018年6月。黄瓦街派出所联合街道、城管、市场监管、社区及78户商家、居民代表,成立全市首个“商居联盟”。“我们不是‘和稀泥’,而是用法治思维定规则。”黄瓦街派出所社区民警陈海波介绍,联盟首先明确“硬标准”:商户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设备、隔音设施;党员商家带头承诺“门前三包”,每十户组成“联勤小组”,轮流巡逻化解纠纷。

  

  更关键的是“软引导”。陈海波带着“黄瓦义警”建了微信群,在线上普及反诈、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知识,线下则在餐馆门口贴文明经营提示牌。“以前居民见着商家就皱眉,现在常一起喝茶聊天。”孙二娘私房菜的掌柜孙天莉是商户联盟的会长,她说道:“大家和气生财,生意才长久。”

  

  存在类似问题的还有距离宽窄巷子几百米的奎星楼街,是成都“网红美食街”的代表。曾经,这里也是治安“痛点”——日均人流量2万余人次,油烟扰民、商居矛盾纠纷等问题较多,一度被列为“重点整治区域”。

  

  “靠单打独斗不行,得发动人民。”黄瓦街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晓琴说道,为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黄瓦街派出所整合多方资源,广泛联合社区、商家、住户组建“宽窄平安美食联盟”,在2023年3月,发动志愿者成立“黄瓦义警”,配合派出所开展街面治安巡逻、安全防范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噪音扰民治理……“黄瓦义警”组建半年后,奎星楼街总警情同比下降约两成,违法犯罪警情同比下降7成,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约8成,群众、商户、游客的安全感与幸福感在街巷间不断提升。

  

  如今,“黄瓦义警”的身影处处可见,对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共同打造平安社区有积极意义。

  

  目前,成都市公安局创建了黄瓦街派出所、春熙路派出所、石羊派出所、浆洗街派出所等4个国家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及39个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培育了“春熙孃孃”“成都学警”等200多支特色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了一批可持续、可推广社会治理经验。

  

  夜幕降临,宽窄巷子的灯笼次第亮起,泡桐树街的火锅香气弥漫,奎星楼街的游客举杯欢笑。黄瓦街派出所的灯光依然明亮——民警们或巡逻在街巷,或值守在联勤指挥部,或处理着群众的求助。

  

  这里没有惊心动魄的大案要案,却用75年的坚守将“街巷有宽窄,服务无止境”的信念融入血脉。一名在宽窄巷子品茶十年的老顾客感慨:“在这里,警察不只是穿制服的身影,更像是街坊们的贴心人。小事不出巷子,平安看得见——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宽窄味道。”(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郝飞 文/图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