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寻亲路上有祥雨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8-01 10:26:4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m_0b5bb64efc455fc1b901ac111996738d.jpg


  胡祥雨荣获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摄影:张磊

  

  编者按

  

  每年7月30日,被联合国大会定为世界打击贩运人口日,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保护人口贩运受害者权利。本周,本报特别推出报告文学《寻亲路上有祥雨》,继续关注那条“回家路”。基于此,《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英伦美食》的最后一章将延期下周推出,敬请关注。

  

  □ 杨素宏

  

  世间最温暖的路是回家路,时间再久,相隔再远,也割不断亲人间的血脉亲情。

  

  在这条路上,有一个人一直在助力一个个家庭团圆,他最是明白寻亲幕后的责任与担当——他如今的手机里有6500余个寻亲微信好友、300余个寻亲群组,平均每天会接到数百个寻亲求助的电话、微信和手机信息……在绵阳,有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专事打拐寻亲的工作室。2025年1月,他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同年4月,他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他是胡祥雨。从事刑侦重案侦查和打拐工作5年来,他直接破获3起沉积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为790个离散家庭实现了团圆梦(截至2025年4月底)。2021年,绵阳市公安局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专事打拐寻亲工作的“胡祥雨工作室”。2023年,他被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胡祥雨工作室”被四川省公安厅命名为“省级团圆工作室”。

  

  ● 对话充满温情

  

  那天,我到“胡祥雨工作室”采访时,在那间狭窄拥挤的办公室里,发现许多本该悬挂起来的锦旗堆在墙角的一张桌子上,层层叠叠。

  

  “这些锦旗是老百姓对你、对绵阳公安的感谢的证明呢!怎么没挂起来?”我问。

  

  “目前已收到300多面锦旗,没地方挂,只好先这样暂时放着。老百姓的心愿,是能找到失散的亲人,但我们还做得很不够,还有许多家庭,还没有找到亲人哦。”说着,胡祥雨打开电脑,给我看了一段视频。

  

  视频画面记录的是:2023年12月16日(星期六)上午10时,胡祥雨和工作室的战友们,将自2019年以来收到的群众送来的300余面鲜红的锦旗,整齐地排列在市公安局办公大楼门前的院坝上。冬日暖阳下如花绽放的锦旗,犹如出征前列队的士兵在等待着将军的检阅。它们在向人们昭示: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人民警察帮助失散亲人家庭实现圆梦的感人故事。

  

  正说间,胡祥雨的电话铃声响了。

  

  “喂,您好!是胡祥雨警官吗?我是朱玉堂呀,有个事向您汇报,请您协助查一下,好吗?”

  

  “是我。是寻找亲人的线索吗?您说。”

  

  打来视频电话的人是山西省忻州市爱心公益协会会长、“寻亲志愿者朱玉堂”博主、“胡祥雨工作室”志愿者朱玉堂。他来电话,是请胡祥雨帮助查询一位叫李敏的失踪女孩,同时发来了李敏的身份证号码和其17岁时的一张照片。

  

  以下是朱玉堂与李敏亲属同胡祥雨的三方通话内容摘录——

  

  朱玉堂:现在,这边派出所已经把李敏的户口注销了,户籍资料上面显示的是“失踪”状态。当年她离家的时候,曾经给家里写下一封信,意思叫哥哥照顾好爸爸。

  

  朱玉堂:(对家属)她没有说她要去寻短见啥的吗?

  

  李敏家属:没说。她信里说她是想出去以后挣大钱。要是真的去挣钱,那她就该还活着的。因为当时她舅舅在太原搞工程,她可能在她舅舅那儿打工呢。她离开之前,还叫家里人把她的相片寄给她,家里还没收到信,她就跑了。

  

  朱玉堂:她这个信息是晋中市公安局入了库的,时间是2017年4月。信息没问题,但是没有比中。

  

  胡祥雨:我正在查询,她这张照片清晰度较差,不确保能比中。

  

  朱玉堂:(对家属)你们还有没有她上学时的毕业照之类的?找到的话扫描给我。

  

  李敏家属:家里头没有她的其他照片,这张照片还是以前从她同学那里要来的。

  

  胡祥雨:没有就算了。现在,我给你发个照片,你让家属看一下是不是李敏?这个照片上的女孩叫杨艳红,也是山西的,1986年出生,系统上比对有80多分。但我感觉不太像,你请家属看一下吧。不是就再看看其他的……

  

  对话直截了当,简单明了。从对话中看出,他们很熟悉,既是警民关系,又是寻亲合作者,还像家人。

  

  胡祥雨表示,寻亲的路很艰难也很漫长,通过总结这些年的经验,自己已找到一些工作规律,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全社会都重视寻亲工作、参与寻亲工作,相信可以帮助更多人找到回家的路,实现更多家庭的团聚。

  

  这就是胡祥雨打拐寻亲工作的日常。

  

  ● 曾是警犬专家

  

  站在我面前的胡祥雨,胡子茬粗得发黑,但五官端正,浓眉下的单眼皮划出了一道流畅的弧线,弧线下的双眸透出一股英气。几年前,他的肖像照片曾刊登在《刑警纵横》杂志封面上。

  

  是的,胡祥雨曾经是同行眼中的警犬技术专家。

  

  从警之前,胡祥雨在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读书,学的就是警犬技术专业。1999年7月毕业后,他进入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技术大队当警犬训导员。

  

  2000年,作为一名新警犬训导员,胡祥雨被省公安厅选拔进入备战全国第一届警犬技术大比武集训队。在乐山集训期间,“神秘的大佛”近在咫尺,可胡祥雨只去过一次。“大佛值得看,但备战大比武更不能马虎。必须拿出真本领来,为四川公安争光。”年轻的胡祥雨有那么一股劲儿,他在为实现目标奋斗着!

  

  一天早上,浓雾正笼罩着岷江河畔的山林,当胡祥雨走到犬舍门前时,“利剑”正耍着脾气不肯吃东西。胡祥雨蹲下身子,一边端着食物像哄小孩一样给它喂食,一边对它嘘寒问暖,然后给它测体温、看舌苔,抚摸后背。不一会,“利剑”活蹦乱跳起来,用充满期待的目光,示意胡祥雨:“咱们可以去训练啦!”

  

  原来,“孤独”了一夜的“利剑”,是在等待着胡祥雨的“关怀”呢。

  

  胡祥雨的耐心和细致,深得“利剑”的爱。训练再累,“利剑”也从无“怨言”,而是乖乖地听从他的指令和“使唤”,把每一个训练科目完成得很优秀——血迹搜寻、气味跟踪、搜爆炸物、扑咬抓捕等等,成绩都名列前茅。

  

  集训结束后,他们正式组队代表四川公安参加了公安部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一届警犬大比武,他个人取得了刑侦犬综合科目全国第17名的成绩。

  

  2009年,在全国第三届警犬大比武中,胡祥雨携“利剑”和另外四位战友组成四川代表队参赛,取得警犬鉴别科目全国第7名的好成绩。

  

  2012年秋天,平武县白马卡点,民警在拦截到的一辆被盗车里发现了一个装满子弹的手枪弹夹。民警怀疑,这弹夹一定与枪支有关,于是上报县公安局请求绵阳市公安局派警犬支援。

  

  胡祥雨奉命带“利剑”赶赴白马卡点投入战斗。

  

  秋阳火辣辣地晒着河滩,鹅卵石上发出火苗般的气焰,胡祥雨牵着“利剑”沿着滚烫的河滩搜索前进。十来分钟后,在离卡点约500米处一块扁圆的石头边,“利剑”停下脚步,对着石缝吠叫。胡祥雨蹲下身子,用力搬开石头,果然,一支仿军用手枪,静静地躺在那里。

  

  2017年4月,胡祥雨同其他7名民警一道,组成四川警犬技术安保团队,赴北京执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安保任务。40多天里,胡祥雨和战友们90多次带犬分别参加了对天安门广场、故宫、国家大剧院、国际会议中心等会馆、场所等地的安检搜爆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2018年4月,胡祥雨带着“利剑”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安保工作。一天,在公路上执行设卡检查时,由于天气十分炎热,人和犬几乎同时出现中暑症状,为确保警犬健康继续工作,胡祥雨把随身带的解暑药喂给了警犬,自己则咬牙坚持到晚上结束任务回宾馆后,才去找医生开药。

  

  经历是过往,成绩也是过往。2019年7月,胡祥雨以政治素质过硬、组织能力较强,被组织上任命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从此,他告别战友“利剑”,转岗刑事侦查大要案工作岗位。

  

  ● 变身打拐英雄

  

  面对岗位转换带来的挑战,胡祥雨主动学习、加强训练,积极投身大案要案侦破,不到一年时间,他就运用人像比对技术连续侦破了3起沉积2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其间,在全国公安机关“团圆行动”中,一个个失踪被拐儿童与亲生父母骨肉团圆的场景,就像一粒种子,在他的心底生根发芽──他想让更多的被拐卖失踪孩子与亲人团聚。就在这时,他接到了一位长久寻亲无果的女孩小高的求助。

  

  在收到小高发来的求助信息和DNA血样采集卡后,胡祥雨第一时间完成血样入库,迅速确定一名亲缘关系人,并向其居住地的云南昭通警方发送跨区域协作通报。

  

  3个月后,经公安机关、村社干部、志愿者三方共同努力,最终确认了小高亲生父母的信息。帮小高找到亲人,是胡祥雨打拐生涯成功救助的第一个案例。

  

  初战告捷的喜悦,让胡祥雨坚定了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信心。此后,一个又一个失踪的人被他找到。胡祥雨说:“每当寻亲成功后,看到离散多年的亲人久别重逢,心中那份充实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自己的人生很有价值。”

  

  镜头闪回到1998年的一天上午。

  

  1998年10月28日11时50分左右,绵阳市安县桑枣镇立志村,正在厨房里做午饭的村民肖女士,突然发现独自在院子里玩耍的2岁9个多月的女儿不见了。她心急如焚地在房前屋后找了一圈,也没看到女儿的身影。她赶忙把女儿不见了的情况告诉丈夫唐先生。

  

  唐先生得知消息后差点昏过去。“女儿会到哪里去呢?”夫妻俩感到情况不妙,于是到安县公安局桑枣派出所报案。他们期盼着公安机关能帮他们把女儿找回来……

  

  2009年11月,唐先生夫妇俩听说公安机关免费为丢失小孩家庭采集DNA入库后,立即赶到绵阳市公安局采集血样做DNA。支队技术民警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录入信息并及时将采集的DNA录入“全国公安机关DNA数据库”。

  

  2019年10月下旬,通过全国公安机关查找拐卖/失踪儿童DNA信息系统中盲比,胡祥雨发现了唐先生夫妇DNA与北京市昌平区公安分局采集的王芸(化名,河北邢台人)的DNA位点多处吻合,高度疑似具有亲缘关系。随后,胡祥雨分别与唐先生夫妇及王芸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平台指令,第二次采集了三人的血样进行DNA亲子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所检血样DNA遗传标记符合遗传规律,证实王芸就是1998年失踪的冉冉。

  

  2021年6月9日11时,23年前被拐卖的唐冉冉与家人在北京市昌平区公安分局天通苑派出所北二社区警务室相认了。

  

  ● 曾被对方拉黑

  

  “骗子!我有爸妈。”“认亲?搞笑!”“别骚扰我了!”……对方语气坚定且不耐烦,让胡祥雨感到十分“棘手”,但胡祥雨的耐烦心却足够装满一箩筐。可对方不为所动,最后直接把胡祥雨从微信好友中拉黑了。

  

  26年前,不到三岁的男孩浩浩(化名)还在幼儿园上学时,不幸失踪。家人再怎么努力,也没找到一丝音讯。失子之痛笼罩着这个家庭,他们不得不报警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公安机关只得先将浩浩父母的DNA数据入库,以等待条件成熟时通过DNA比对查找。

  

  不幸曾经发生,而幸运也常常在意料之外不期而至。2020年初,生活在河南的雍某的DNA信息,与绵阳市涪城区的浩浩父母高度吻合。

  

  收到复核指令的胡祥雨,马上联系到雍某并加了微信,当他把情况向雍某说明时,雍某却怎么也不相信。他反复与雍某沟通,没想到雍某却把他拉黑了。

  

  胡祥雨没有气馁,继续把工作往深处做,他继续打电话,重新加微信。也许是胡祥雨的真诚和锲而不舍,雍某重新加了微信。此时,他内心那根弦,定是被血缘那颗种子拨动了,并向他的心发出了某种信号,从而接受了亲情旋律的共鸣。

  

  “叔叔啊,难道你没有别的工作要做了吗?为了我,值得你这样费心费力吗?他们真的是我的生身父母吗?”半年后,雍某的心结终于解开。胡祥雨便带着浩浩父母赶赴河南认亲,已经29岁的雍某和亲生父母相拥而泣,破碎的心从此圆满修复。

  

  ● 写出心中大爱

  

  采访胡祥雨妻子小杜时,我找到了小杜“烦恼”的来龙去脉——

  

  “有一段时间,祥雨连续几天都是很晚了才下班回家。回到家也不跟我说话,抱着手机不停地发信息,对方还是个年轻的女孩……所以还跟他吵了架。他不作解释,也不作声,你说我烦不烦?”

  

  “其实,工作上我是百分之百支持他的。但要交流沟通嘛,你不说话,埋头做事,是不是让人不理解?”她说得很轻松,笑得也很开心。

  

  胡祥雨不紧不慢甚至有些木讷地笑着解释,事情没办好,心里装着“着急”二字,哪有心情交流解释嘛。“回家晚了,也怕影响她和孩子休息,所以就不说话。寻亲的对方心里也着急,她给你发信息,你不能不回呀,不回复她不是更着急嘛。所以,是有那么一个寻亲案例,在那段时间,我也想一鼓作气把事情办个水落石出,尽快帮助她找到自己的亲人,实现一家人的早日团圆。”

  

  看来,寻亲路上,不只有辛苦、欢乐、泪眼、悲伤,也有交流、沟通、理解等等词汇,用好这些词汇,让它们巧妙地组合,才能创作出优美的诗句,才能写出精彩的篇章。

  

  “我们接到的寻找亲人的信息,多数都是与亲人离散十年以上的,而能找到的找人线索,有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地名、人名,甚至是乳名、绰号,特别是被拐儿童年龄很小的,没有照片、没有记忆,在茫茫人海中查找,从繁杂海量的信息里分析比对,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胡祥雨说,苦累都不怕,就是需要有耐心,也要细心。

  

  随着寻亲信息线索的大量汇集,胡祥雨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他和战友以及寻亲志愿者将这些信息分类整理列项,男女老少、省市县区,整理出图表和资料册,然后条块分析,根据线索挨家挨户询问摸排、采集样本。同时,他向领导请示后,先后向社会征集聘任了300多名寻亲志愿者,为反拐寻亲工作“提速”,全力攻克“认亲”之前的“最后一公里”,让寻亲家庭的单向跋涉变成警民合力的双向奔赴。

  

  “乌云遮不住太阳,迷雾挡不住阳光。只要我们心中有爱、追随阳光,阳光一定会普照大地……”胡祥雨,胸怀百姓冷暖,继续走在打拐寻亲的路上。

  

  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作者系省公安厅退休民警)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