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忆大渡河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8-29 10:37:02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 王雨诗

  

  大渡河总在黄昏时分涨潮,碎银般的波光爬上青灰的鹅卵石床,漫过河边嬉闹的孩童卷起裤脚的小腿,把浸泡在河水里的浅浅青苔染成琥珀色。幼年时,我常蹲在河边上,用红柳枝在沙地上写算式,浪花涌来又退去,公式的尾巴便永远停驻在未完成的状态。

  

  这条汹涌不息的青色巨河载起了我一整个懵懂的童年,却以不容置喙的方式把整个泸定县城剖成两半,顺带把童年时光也切成了明暗相间的条纹。那些年,我和父母住在父亲任教的学校附属的家属楼里,五层高的水泥建筑被岁月腌渍呈黄褐色。

  

  父亲的办公室在山窝深处,推开窗能看见遮天蔽日的青色高山,这是独属于川西的地貌,一座座崎岖庞大的山将县城护佑在冬暖夏凉的臂弯中,将转经筒和河流的回响一遍遍大声复涌,写成一支异域的神秘祝词。那时,我总在父亲办公室里等他下课,将视线放远,总能看见母亲深蓝色的检察官制服按时出现在公路尽头,而后进入那栋灰白色的家属楼。她手上的案卷被远处刮来的河风吹得哗哗作响,仿佛某种秘而不宣的潮汐——后来我才懂得,那些装订成册的悲欢离合和人间万象,原来就是世间的另一种波浪。

  

  有时父亲工作繁忙,我下学之后就到母亲上班的检察院写课业。这栋肃穆的小小建筑坐落在大渡河西侧,一开窗就能截获半条河的粼光,春汛时河水驮来群山冰雪消融的寒意。河水虽汹涌,却暗含着绵绵春意。而夏季里却不同了,大渡河褪去了春日的清瘦,变得丰腴而暴烈。阳光像熔化的锡水浇在河面上,把浪尖都焊成锋利的刀刃。检察院单薄的玻璃锁不住河声,在某个夏日的雨天,我目睹了真正的怒涛,暴雨倾盆里,整条河沸腾如鼎,轰隆、轰隆,仿佛天罚将至,河水突然变得黏稠如沥青,裹着上游草场的碎草木、经幡的碎片、牛羊的皮毛浩浩荡荡扑向泸定桥锈红铁索。在这仿佛天崩地裂的时刻,母亲却撑着伞出门了,“现场等不得人。”她的黑雨靴碾过满地打滚的雨珠,公文包被紧紧地护在胸前,我扒着湿淋淋的窗户看着母亲的身影越来越小,那片坚毅稳定的蓝灰色却总在午夜梦回时从记忆的河道中渗出汩汩水声,比任何春日的胜景更让我铭记。

  

  在高原上,最常见,最长久的时节还是阳光炽烈的“秋季”,月光像融化的蜜糖,把大渡河浇铸成一条铜铸甬道。汛期后的河床裸露出崎岖的纹路,我们一家人爱在此时踩过温热的沙地,寻找被河水打磨成玉石的瓷片和卵石。父亲拾到半块斑驳的青砖,他说上面有光绪年间窑厂的火痕,于是年幼的我便信以为真,将之珍而重之地摆在家中橱柜的最醒目处,与母亲金红相间的金属检徽并肩而立。

  

  最难忘那些突然静谧的黄昏,夕阳把河水染成褚石色,我们一家人踩着斑驳的投影走出灰白色的旧小区,漫步在晚风和煦的河岸,在暮色最温柔的时刻,母亲会讲些褪去血腥气的法律故事。她说嫌疑人如何行凶后狡诈逃窜,父亲又立马利用起专业知识发动辩论,在吵吵闹闹中,我牵住他们各自空着的手,影子在石径上连成一座桥,似乎刚好跨过整条河的宽度,我摊开手掌,接住了一整个结晶的童年。

  

  如今,图书馆玻璃上雨天的水痕反光常让我错觉是河面的轮廓。那些年我们丈量过的河岸线,原来是一家人用脚步编织的网,捕捞着水中沉浮的时光,那些奔腾的、暴烈的、带着泥土腥气的夏天,那些干爽的、金黄的、温柔无比的秋日,还有冰雪融消的春时与肃穆的严冬,变成了最优美深邃的句子也无法一一描摹的,我灵魂河床上最明亮的沉积岩。

  

  (作者单位: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法院)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