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江法院一则案例入选成都法院服务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生态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保护熊猫文创守护公园城市的形象IP
——张某诉某礼品店销售文创产品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案
基本案情
张某创作完成包含“抱竹熊猫”“熊猫幼崽”等形象的多幅美术作品,取得相应著作权登记证书,并经玩具厂制作生产成多种文创产品,在成都各大旅游景点销售,受到游客青睐。后经张某调查发现,某礼品店等十余家小商户未经授权、销售包含与上述熊猫形象高度相似内容的毛绒玩具、书包、挂件等,由于某科技公司未经授权生产该熊猫形象商品,故张某诉至法院,要求某科技公司及上述商户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同时,张某针对其他40余家小商户销售相关商品的侵权行为,准备陆续提起批量诉讼,管辖法院涉及成都多家法院。
裁判结果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受理案件后,经比对,张某权利作品和被诉侵权商品在熊猫形象要素和设计元素等方面基本一致,可以认定构成实质性相似侵权。为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优化文旅市场良好环境,法院坚持一揽子解决纠纷,采取调解、和解等方式,避免案件审理结束后,再衍生其他纠纷,最终促成各方接受某科技公司在当月内赔偿张某各项损失13万元,且张某不再追究各小商户侵权责任并另案主张其他权利的调解方案。
典型意义
成都中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案涉及“熊猫”元素,通过法院多方面努力、全过程协调,促进各方面达成制止侵权行为、保护著作权人利益、避免小商户负担过重的最佳方案,实现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60余件,一揽子解决关联纠纷70余件。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