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通讯员来稿 >
锦法“执行110”|硬核扣押 + 善意执行 → 全力“执”击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7-12 17:21:03 】 【 来源:成都锦江法院

  借助“执行110”机制优势

  

  多方深度联动

  

  “软硬”皆施


 连续3日

  

  共计派出7组执行小队

  

  出警45人次

  

  成功扣押被执行车辆10辆

  

  彰显司法权威

  

  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

  

  此次行动聚焦查封车辆控制难题,由执行部门与法警队协同配合,集中力量、充分研判,逐案细化工作方案,针对扣押过程中易发生的风险制定防控预案,在申请执行人的积极配合下,充分运用科技化手段,精准定位、快出快执,规范化、标准化实施扣押强制措施,让案涉车辆“无处遁形”,并高效解决被执行车辆拖运、保管、处置、交付等后续一系列配套问题,实现便捷式全链条司法服务。

  

  【案例一】

  

  执警联动,连夜突袭

  

  某汽车租赁公司向某出行公司签订汽车租赁合同,后将车辆进行二次出租。3个月后,某汽车租赁公司停止支付租金,双方遂产生纠纷。经仲裁裁决该汽车租赁合同解除;某汽车租赁公司应向某出行公司返还承租车辆。但某汽车租赁公司一直未归还案涉车辆,某出行公司遂向锦江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因某汽车租赁公司将案涉车辆二次出租给其他案外人,造成车辆位置分散,实际使用人情况复杂,给执行行动增加一定难度与风险。经过前期排查梳理,为高效、安全完成案涉车辆的扣押任务,锦江法院随即启动“联合作战”模式,拟定集中执行计划。

  

  根据车辆上安装的GPS系统信息,因大部分车辆使用人日常早出晚归,锦江法院在摸排清楚人员作息规律后,借助“执行110”全天候、全领域运行的机制优势,决定采取“白+黑”分组行动方式,车辆位置一经确定,执行干警立即出击,克服时间及距离上的困难,连夜奔袭,成功扣押8辆案涉汽车,并及时完成车辆交付,促进案件执结。

  

  【案例二】

  

  因案施策,灵活执行

  

  王某和于某因借款纠纷诉至法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于某向王某分期偿还借款16万元。于某按约履行5个月后突然断联,尚欠11万元借款未履行,王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后,经财产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名下银行存款较少,但登记有房屋一套、汽车一辆。锦江法院牢树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保障申请执行人胜诉权益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的影响,随即传唤于某到院如实报告名下财产情况。

  

  经了解,于某系灵活就业人员,无固定收入,导致未按期还款。执行法官对其失信行为进行训诫,于某亦主动承认错误,并愿意积极配合法院执行。对此,法院搭建沟通平台,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对话。于某主动提出交出其名下汽车进行司法拍卖用于还款,并承诺积极寻找工作偿还剩余欠款。基于于某诚恳的态度及当事人之间原系好友关系,王某最终接受了于某的履行方案。

  

  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意思表示前提下,锦江法院灵活运用司法强制手段,合理选择案涉财产执行,予以于某履行宽限期,暂缓对其房产采取执行措施,并顺利将案涉汽车扣押在案,拟进行拍卖处置。

  

  【案例三】

  

  信用承诺,力促双赢

  

  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中,被执行人谢某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在其“断联”期间,锦江法院“执行110”通过智能系统进行摸排监测,关联谢某历史消费记录,并实地走访其常出入场所等,最终发现被执行人的行踪线索及车辆线索。执行干警精准出击,顺利将被执行人谢某传唤回院,在法律的震慑下,谢某表示积极配合,执行干警遂快速控制案涉车辆并扣押在案。

  

  经核查,谢某名下车辆已购置十年有余,处置价值不高。另,谢某有固定工作,能够维持基本生活,但确实无法一次性履行完毕全部债务。对此,执行法官并没有放弃,而是深入了解双方的实际情况和诉求,在确保公平正义的前提下,组织双方协商履行方案。

  

  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谢某每月向李某还款5000元,直至履行完毕,但暂不解除对案涉车辆的查封。

  

  因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法院暂缓启动对谢某名下车辆的处置程序,并明确告知被执行人应当严格按照执行和解协议,履行还款义务,若其违反约定,将会面临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罚款、拘留等相应的司法惩戒,若恶意逃避执行将会被依法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法律责任。谢某作出信用承诺:在信用修复期间,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进行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自愿接受人民法院的监督。案件顺利执结。

  

  下一步,成都锦江法院将继续以雷霆之势震慑失信行为,让每一份生效判决都能跨越万般险阻,抵达公平正义的终点。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