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主办,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华侨大学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环境司法发展研究”课题组承办的《中国环境司法发展报告(2023年)》新书发布会暨2024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揭幕会举行。其中,雅安市检察院办理的督促保护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树种天全槭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2024年度“中国十大环境司法案例”。
该案发生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之一——宝兴县。宝兴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县域81.7%的面积被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宝兴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有一类特别的树种——天全槭遭受盗伐、生存受到威胁,破坏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一场由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三级检察院及多部门联动的天全槭物种“保卫战”就此拉开……
盗伐滥伐 天全槭在一定范围灭失
天全槭是制作高端大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琴板背板的材料,经济价值颇高,但因其不是省级重点保护植物,保护级别低,违法成本低,导致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天全槭、金钱槭被大量盗伐,破坏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生物多样性。
2022年4月,宝兴县检察院在办理阿某某等6人盗伐林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时发现,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天全槭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物种受到威胁,遂将该线索作为行政公益诉讼重大案件线索经雅安市检察院报至四川省检察院。2023年1月至3月,省检察院与雅安市检察院、宝兴县检察院先后3次实地查看4处盗伐天全槭的现场,了解天全槭等槭树科物种分布情况、盗伐行为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境的破坏情况,并固定相关证据。同时,走访附近居民、护林员、宝兴县林业局,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槭树生存现状和开展种群恢复的可行性。
经查,盗伐现场周边已没有同类槭树,犯罪行为已导致天全槭在一定范围内灭失,大熊猫国家公园内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遭到破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存在履职不到位的情形。
多方协同 推动槭树物种保护
2023年4月,雅安市检察院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同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九条和第三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雅安市检察院向雅安市林业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及时组织开展天全槭等槭树科树木的资源摸底评估、调查,加强针对性的综合保护;通过育种繁殖、补栽补种等方式进行原生地生态修复。雅安市林业局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立即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槭树种群调查,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开展天全槭物种收集和育种,开展槭树种质资源保护。
2023年7月4日,办案人员走访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长期从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的科研团队,就天全槭、金钱槭种群扩繁咨询专家意见。为提升天全槭的保护等级,2023年8月9日,省检察院、雅安市检察院、雅安市林业局与省林业和草原局就大熊猫国家公园槭树物种保护开展座谈,历经专家论证、公示、征求意见等程序,天全槭被纳入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2024年4月,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雅安市县两级林业部门与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共同组建保护工作团队,在树木被盗伐地相同海拔、类似生境对天全槭、金钱槭开展育苗工作,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也同步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相应苗圃,最终,槭树种群扩繁工作取得成功。
雅安检察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