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两山作屏暗飞声,八水润城聚锦绣
金沙交子越千年,荷花北斗链万家
枫吹营门护消费,桥连百姓蹊径通
相传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北伐时在成都的西门外驻军,因为西门外是军营,当时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营门口”。如今的这里,早没有了1600多年前军营的踪迹,而竣工于1994年的“营门口立交桥”已成为成都人耳熟能详的西门地标。桥上车水马龙,往来于南北东西,桥下法庭坚守,感受人间烟火。
成都金牛法院营门口法庭于2013年12月27日恢复设立,在2020年12月挂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庭”,法庭始终全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消费纠纷源头预防化解新路径,深化法庭职能创新,主动延伸司法触角,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司法能力水平。
聚焦共治共享,打造多元解纷“新范式”
金牛法院联合金牛区多部门成立全国首个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集中提供法律咨询、投诉受理、纠纷调解、司法确认、立案登记等消费纠纷处理“一条龙”服务,构建“分流调处、分层递进、衔接配合”的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模式。与区市场监管局联合设立13个“多元解纷工作站”,前端化解矛盾、中端协同调处、后端移送审判,自工作站成立以来已受理消费纠纷205件,化解127件,调解成功率61.95%。
“4S店将验车地点选在灯光昏暗的维修间,以掩盖车辆尾灯及中控台周边装饰条上的划痕!”代某某情绪激动地说道。
“这是你验车后确定没有问题才签字的,车辆划痕是交付后你自己造成的。”4S店经理回复。
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对案涉车辆的车况及验车单进行查看,认为代某某在4S店内验车后未在验车单上具体查验项目框内签字,仅在单子底部确认验收,故仅靠验车单不足以认定代某某进行完全的车辆验收。
再结合4S店将验车地点选在灯光昏暗的维修间,明显违反正常购车验车程序,而代某某在提车数小时后便发现新的划痕,第三方4S店技术人员认为,两处划痕磨损程度较为严重,分处车内外不同区域,可能系多次摩擦后形成,由代某某自行导致的可能性较小。
厘清事实后,经过法官的充分引导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4S店对代某某所购车辆涉及划痕部位进行更换,双方都对该解决方案表示认可,二者之间的消费纠纷就此了结。
该纠纷的处置难点在于难以查明划痕具体的形成时间,而进入诉讼程序的同类纠纷案件为查明事实通常会进入鉴定程序,这将极大地增加解纷成本。
金牛区消费者权益保护“一站式”多元解纷中心则通过汇集各方解纷合力,充分发挥各解纷主体优势,有效促成纠纷快速化解,既节约司法资源,又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司法获得感。
聚焦互联互通,提升司法服务“新能级”
“有‘李’讲理”法官问诊室
注重重心下沉,以强化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生态,打造有“李”说理法治宣传品牌,在“成都蓉北商圈”“金牛坝—茶店子商圈”及“凤凰山—商贸商圈”建立3个“法官问诊室”,自成立以来,共接待法律咨询500余次。
位于新金牛公园的“有‘李’讲理”法官问诊室,今日“开诊”!
“法官,健身房突然跑路了该怎么办?我6000元的卡费还能要回来吗?” 咨询群众孙先生问道。
“我查询后发现,你入会这家健身房是连锁门店,总店和其他门店仍处于正常营业中,你先直接找总店试试看。”陈法官建议。
“我去总店找过他们主管了,他只同意给我办理会员转店。但是那几家店离我家都很远,跟他们理论了很久,就是不给我退费。”孙先生说道。
了解情况后,坐诊法官现场电联该健身房总店主管,为双方梳理案情经过、释法明理、晓之利弊,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该健身房总店同意退还孙先生6000元会员费。
孙先生收到退款后,将一面锦旗送到法官手中:“借用这面锦旗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你解决了我的难题。”
营门口法庭运用示范性诉讼,将上述案件作为示范性处理案例,促成后续其余8件健身服务合同纠纷系列案件达成调解,其中6件现场履行并撤诉结案,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大大减少了当事人讼累。
“无讼社区”
一小区业主群内:
业主A:“隔壁邻居经常大半夜唱歌严重影响我睡觉!”
业主B:“小区旁边的餐饮店不仅吵闹还排放大量油烟。”
业主C:“楼上的邻居水管漏水,我家天花板都遭殃了!”
法官:“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如果生搬硬套法律规定,反而可能把小问题激化成大矛盾,许多常见的纠纷,想要妥善化解其实需要多元解纷力量的共同介入。”
营门口法庭积极打造“无讼社区”,法官入驻小区业主微信群,在线提供解纷咨询服务,力促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小区”。
与抚琴街道西南街社区共建“邻里会客厅”,配备2名法治联络专员,在银沙社区等5个小区开展法官“一对一”结对联系,积极打造“无讼社区”。
搭建“线上宣讲+线下活动”立体化法治宣教新平台,通过以案说理、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预防消费陷阱,守住爸妈的钱袋子”等主题宣传活动17次。
“金法护企”
“我们将根据各方的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升优化,切实规范执业行为,提升医疗美容服务水平,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营门口法庭召开的医美企业涉诉涉纠纷情况通报会暨行业问需座谈会上,参会医美企业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深化法企互动,以增强司法供给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打造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法护企”工作机制,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会、走访调查等形式,准确把握企业法治需求,建立与重点企业对口联系制度,开展法治全流程体检、送法进企业等活动8次。依托“线上问诊专栏”,发放电子调查问卷问需于企,常态定向精准推送政策法规和典型案例。
聚焦主责主业,激活法庭发展“新动能”
创新“法庭+执行”工作新模式,大力推动随案执行,在“三分段三并行”执行新模式基础上,创新打造调执、裁执、审执“三端”便捷申请模式,全流程随案发放《履行义务告知书》,建立社区网格员协助查找失信被执行人、协查财产线索等工作机制,对司法确认、调解案件电话自动履行回访督促率达100%。
电话通话中……
“公司都没了,还管什么货款呀?”
“问就是没钱,看能把我怎么样!”
“爸,我觉得法官说得有道理,按照法律规定这钱我们确实该给。”
营门口法庭在强制执行一起清算责任纠纷案件中,由于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法庭依托“微网实格”机制,有效对接网格力量,采取迂回战术,登门拜访被执行人近亲属,耐心释法明理,说服其协助对被执行人进行劝导,在法官的劝诫及亲情引导双重作用下,被执行人最终同意一次性付清全部执行款项。
或法庭间,或企业里,或公园内,或小区里……都留下了法院干警忙碌的身影。在这片土地上播撒法治的种子,传播法治的声音,搭建人间烟火与法治的桥梁,走一条“情”“法”两全的枫桥路,而这条路,终将“枫桥精神”潜移默化地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里,终将结成安宁的法治环境“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