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千年古镇的新“枫”貌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1-14 10:29:46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平乐古镇地处成都平原与邛崃山脉交界处,始建于北宋初年,自古便有“一平二固三夹关”的美誉。古镇以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为代表的“九古”风华,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image.png

  

  近年来,邛崃市司法局平乐司法所以创建“枫桥式司法所”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突出专群结合,注重民意导向,秉持“事要解决、人要服气”工作理念,认真回应群众的每个诉求、妥善处理群众的每个纠纷、用心疏导好群众的负面情绪,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新方法,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全力勾勒出“秦汉文化川西水乡”千年古镇的美好画卷。

  

  耐心倾听做当事人情绪的宣泄口

  

  “不好意思,今天又耽搁了你一下午。我觉得你说的是对的,一家人一起过日子确实不应该算得太清楚。以前我老是觉得老婆靠我挣钱养,忽视了她对家庭的付出,导致她跟我离心离德。她不开心我也不开心,夫妻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我回去跟她好好谈谈,孩子还小,也没有什么根本矛盾,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下去。”9月14日,家住平乐镇金河社区的赵某来到平乐司法所咨询离婚后的财产分割等问题。没想到的是,在与平乐司法所所长何敬林促膝长谈后,他放弃了离婚的念头,如释重负离开了司法所。

  

  “其实,很多时候群众进门并不是真的让你为他解决什么问题,更多的时候是需要一个倾听者,让他找到负面情绪的宣泄口。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倾听,给他一个宣泄情绪的地方。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设身处地给对方一些小建议,可能他就把以前没想通的事情想通了。”何敬林告诉记者说。


image.png

  

  换位思考解决小纠纷的制胜法宝

  

  “张家的屋檐滴水滴坏了李家的墙”“赵家的狗咬死了王家的鸭”“周家喷农药喷死了隔壁地里刘家的菜”……邻里纠纷向来是基层最多发的纠纷类型,就像牙齿和舌头,因为联系紧密,难免磕磕碰碰。当双方都能互换角色,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看问题,事情或许就会有转机。

  

  今年4月,家住平乐镇青华社区的王某情绪激动地到社区反映,邻居郑某把自己的香樟树砍了。双方现在水火不容,要求社区解决。社区人民调解员王军一边劝说王某平复情绪,一边组织双方了解情况。原来,郑某因王某栽种的香樟树冠幅过大遮挡了自己的茶树生长,之前一直找王某解决,王某不予理会,这次一气之下就把王某的香樟树枝给砍了。

  

  王军耐心劝说,让王某站在郑某的角度想想,作为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别人反映你造成了不良影响,就应该及时反馈、妥善处理,大家都有正确解决问题的态度,关系才能越处越和谐。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王某答应以后要及时对香樟树进行修整,郑某把已经砍下来的树枝归还给王某,并表示今后不再私自砍伐郑某家的树枝。

  

  防微杜渐不让小纠纷变成大问题

  

  为切实将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平乐司法所近年来在邛崃市司法局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培育互通、风险隐患共治、矛盾纠纷联调,深度融合“法律明白人”与“微网实格”,将风险排查管控向网格末端、风险源头延伸。通过微网格小区院落日常排查,及时发现基层风险隐患,快速联动协调“法律明白人”“村社区法律顾问”等法治力量迅速处置,做好情绪疏导、危机干预等工作,合理防范涉稳事件,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

  

  今年5月的一天,徐某驾驶小货车把孙某家的网线挂断,并造成孙某家的墙壁瓷砖脱落。孙某找到徐某理论,徐某拒不承认还辱骂孙某不讲理,说孙某“眼睛瞎了,到处敲诈人”。由于双方脾气都比较火爆,一直就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责任争执不下,眼看就要爆发肢体冲突,范店村网格员兼“法律明白人”孙良安在排查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介入安抚劝解,组织双方进行调查调解。通过组织双方共同查看附近“天网”,确认的确是徐某驾驶车辆把孙某家网线挂断。明确了事故发生原因和双方的责任,又通过市场价评估孙某损失,不断缩小双方赔偿金额的差距。经过多次面对面、背对背调解,双方最终就辱骂对方的行为进行了互相道歉,徐某向孙某支付了300元作为赔偿。双方这一矛盾纠纷得到化解,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演变成治安或刑事案件。

  

  “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不厌其烦地劝解我,还来了几次公平公正地处理好这个事,我可能就要因为一点小事酿成大错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孙某向范店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表达了感谢。

  

  三层过滤筑牢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平乐镇成立镇党委书记任主任的平乐镇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统筹协调辖区矛盾纠纷分级分类解决。通过村(社区)书记、驻村干部、行业分管领导三级三次纠纷调处工作模式,着力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推动信访矛盾纠纷就地化解,降低纠纷问题上行风险。

  

  今年10月,平乐镇花楸村文旅产业某项目施工。施工方在未征得村民刘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驾驶挖掘机经刘某茶地进入施工现场,对茶树进行了碾压,导致无法恢复,也没有进行赔偿。刘某发现后,立即进入施工现场,阻扰项目施工,并扬言今后不允许项目施工。花楸村党支部书记、花楸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法律明白人”徐传辉得知消息后立即会同平乐司法所人员赶往现场进行调解。经过多方释法明理和背对背、面对面的劝解,该项目负责人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向刘某赔偿1000元损失,该纠纷及时化解,建设工程得以顺利进行。

  

  目前,邛崃市司法局平乐司法所以健全完善基层依法治理体系为抓手,全覆盖打造亲民化、专业化村(社区)法律之家,以村(社区)报到党员为骨干力量,整合“新乡贤”“五老”“两代表一委员”等本土人力资源,建立了一支由63名“土专家”组成的调解志愿队伍,并培育孵化“法律明白人”104名。

  

  通过实施乡村法治示范创建行动、本土乡贤引领行动、基层治理三项行动,变纠纷调处为源头预防,依托新媒体普法、法治大讲堂、模拟法庭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深入推进普法宣传,组织开展无诉讼村、无信访村创建活动,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以平乐司法所的成功经验为范本,在全市14个司法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努力为全市百姓安居乐业提供专业暖心的法律服务。”11月9日,邛崃市司法局局长张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汪娇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文/图


编辑:漆颖
初审:
二审: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