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诉源治理新模式 三苏故里好“枫”景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1-29 09:57:03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image.png


  东坡区法院调解中心一站式解纷   眉山中院供图


image.png

  

  今年10月,洪雅县法院柳江法庭干警背着法徽跋山涉水,将法庭“搬”到瓦屋山镇复兴村村民家中,为诉讼不便利的老年人开展“家门口”调解服务

  

  “首发纠纷马上调、区域纠纷包干调、异地纠纷线上调、疑难纠纷联动调、类型纠纷示范调……”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从当地桔橙产业纠纷易发多发问题出发,探索形成“五调融合”工作法的丹棱县法院,作为四川入选的四个基层单位之一名列其中。

  

  这是眉山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眉州样板”获得的又一项荣誉,深入推进诉源治理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再一次创新。近年来,眉山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坚强领导和省高院有力指导下,准确把握“枫桥经验”精髓要义,先后探索参与“大调解”“诉非衔接”“多元解纷”“诉源治理”等机制,形成了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眉山实践”,“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眉州大地上持续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四升级 探索“枫桥经验”新实践

  

  9月19日至20日,2023全国法治(制)媒体川渝采访行活动记者团先后走进眉山中院、东坡区法院,实地挖掘眉山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等亮点工作。近年来,眉山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新时代“枫桥经验”眉山实践,先后有500余批次党政代表团到眉山考察学习。但在十多年前,眉山却因经济基础较薄弱、社会发展差异大等,矛盾纠纷不断累积叠加。

  

  问题倒逼改革。2008年,眉山构建起党政主导、综治牵头、多部门参与、三调联动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当年信访量就下降到全省末位。“在‘大调解’工作中,‘和稀泥’‘翻烧饼’等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依法调解十分必要。”眉山中院诉讼辅导室主任樊俊告诉记者,2012年,眉山中院被最高法确定为“诉非衔接改革”试点法院,试点期间,眉山中院强化非诉解纷司法保障,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整体纳入法治化轨道,改革成效综合考评位居全国第一。

  

  2015年4月,最高法在眉山召开全国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工作推进会,标志着全国法院进入全面推进多元解纷机制改革新阶段。以此为契机,眉山进一步整合解纷资源,以党政主导为核心,各方参与、社会协同、司法保障的“一核多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逐步成型。眉山中院被最高法命名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示范法院。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大量社会矛盾、纠纷不能‘一诉了之’,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眉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付宝介绍,2019年至今,眉山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形成了新时期诉源治理“眉山模式”。眉山中院与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在全市创建命名“诉源治理示范村(社区)”120个;推进法官联络全覆盖,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行业调解组织、部分大型小区设立573个法官联络站点,组成16个工作小组下沉到乡镇(街道)协助指导基层法治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广泛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百名法官进百村、百名法官进百校”“法治讲座进农(居)民夜校”普法活动,近三年全市法院共开展900余次普法宣传活动,向乡村、企业等发放宣传资料2.5万余册……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蔚然成风,眉州乡风民风为之一新。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眉山实践实现了从1.0升级跃升到现在的4.0版本,眉山市信访量、“万人成讼率”持续处于全省末位,一座座沟通党心民心的连心桥接连铺就,一个个基层治理的眉山故事不断上演。

  

  一站式 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

  

  “公平正义化纠纷,和煦春风暖人心”“热情周到公平公正”……走进眉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场所,每一面墙都挂满了锦旗。“这两面锦旗,对我来说意义尤其特殊。”调解员王绍明指了指墙上的锦旗,脸上露出微笑,“这起纠纷化解以后,医患双方几乎是前脚跟着后脚来向我表示感谢。”

  

  近年来,眉山法院积极推进医疗纠纷一站式化解,参与构建“保调赔防诉”新机制,实现了走进一扇“门”(医调委)、认准一个“人”(调解员),高效便捷、成本低廉地化解医疗纠纷。2022年,该机制入选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十大典型案例,获评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和“全国法院十大最具创新一站式建设改革创新成果”。

  

  “除医疗纠纷外,眉山法院还积极推动全市金融、知识产权等10余类纠纷专业化解,推进一站式行业解纷。”眉山市诉调对接中心主任刘正国表示,眉山中院与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四川省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对接关系,设立全国首个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眉山中院与全省首家商事调解组织——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眉山中院和仁寿县法院视高法庭设调解室,对经济、金融、知识产权、建设工程施工、保险等领域的商事纠纷开展调解工作。位于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的彭山区法院青龙法庭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打造“青风护企”法治品牌,以法治之“青风”,持续回应辖区内300余家企业司法需求,绘就以法护企更美“枫”景。

  

  深耕一站式多元解纷,眉山法院围绕全市“一极核”主导、“双中心”协同、“三维度”融合的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蓝图,创新“诉非衔接”工作机制和举措,有效提升诉源治理水平,助力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新格局,2020年荣获“全国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单位”。眉山中院设立具有独立编制的市委直属部门——眉山市诉调对接中心,负责统筹推进全市诉调对接、多元解纷、诉源治理工作;各县(区)法院对应成立相关诉调对接工作部门,通过法官派驻、工作对接等方式深度融入县(区)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建设。在矛调中心设立巡回审判庭,对典型案件进行巡回审理,以案说法、以案促训,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非诉调解、司法确认、案件开庭等一站式服务。

  

  坐落在洪雅县柳江古镇的柳江法庭是眉山市最偏远的山区法庭,辖区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多数村庄路况较差。近日,为方便瓦屋山镇复兴村的七旬老人诉讼,柳江法庭干警跋山涉水前往老人家中开展巡回审判,将化解矛盾的场所从法庭延伸到群众家门口。一句“你们远,我们来”,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智能化 释放诉前调解新效能

  

  “这笔工钱我们从云南省维西县要到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历时4个多月,搞得大伙儿身心俱疲。正准备起诉的时候,东坡区法院考虑到经济成本,建议选择诉前调解。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采取调解,没想到短短几天就拿回了血汗钱,真是又激动又感动!”当王某回忆起2022年经历的一次讨薪风波,举双手给眉山市东坡区法院点赞。

  

  贴心引导王某等人选择更优化解方式的,正是眉山中院创新建立的诉讼辅导制度。该制度帮助当事人厘清诉讼请求、评估维权成本,按照“和解优先、非诉其次、诉讼兜底”的递进次序引导其选择适当的化解方式。通过诉讼辅导制度,眉山法院将诉讼服务中心打造为纠纷有序分流的“集散中心”、案件高效化解的“门诊中心”和事务集约办理的“服务中心”。

  

  “对于适宜调处的纠纷,全市两级法院实行‘诉讼(心理)辅导+委派调解+法院专(兼)职调解’模式进行诉前调解。”樊俊补充道,全市法院建立特邀调解名册,聘任198个调解组织、266名调解员,39名人民调解员和行业调解员长期固定进驻法院开展诉前调解工作。同时,通过建立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赋予调解协议合同效力,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法律效力,强化非诉解纷司法保障。

  

  针对诉前调解存在的调解人员流动性强、专业性不足、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东坡区法院创新建立起以调解中心为解纷基地、以“抢单制”为分案方式的全新诉前调解模式。东坡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吴燕伶表示,东坡区法院研发了“智调助手”小程序,实现对“抢单”智能管理。除专业性案件外,其余案件先通过诉讼辅导,再由调解中心导诉员将案件信息、补助标准、调解期限等案件信息和工作要求录入系统,推送至对应的专业调解群组和综合组,由调解员进行“抢单”认领。

  

  结合辖区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当事人不便到庭应诉的实际,青神县法院白果法庭充分运用“云上法庭”,将司法服务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最末端,老百姓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一部手机便可完成整个诉讼。

  

  作为全省首批“移动微法院”试点法院,眉山法院率先实现全域、全员覆盖,率先完成全省首例移动微法院跨域立案、全省首例在线诉前调解;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进调解组织”,全市20个基层人民法庭已对接134个基层调解组织,所有基层法庭均具备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化解纠纷条件。

  

  …………在信息化、智能化支撑驱动下,新时代“枫桥经验”眉山实践插上了科技翅膀,注入了大数据动力,迸发出巨大效能。五年来,全市民商事矛盾纠纷总量在68万件左右,通过诉源治理实现超过55万件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段化解,基层化解率为80%左右。而剩下的20%左右经过层层分流化解,真正通过判决方式结案的只有3.5万件左右,仅占矛盾纠纷总量的5.2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靖 熊勇


编辑:漆颖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