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成华法院)针对涉民生及小标的案件开展了“攻坚克小”和“司法大拜年”专项行动,通过高压打击“老赖”,创新执行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将“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
工作中,成华法院重点聚焦农民工工资、劳动报酬、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涉民生案件,采取集中执行、夜间突击、司法惩戒等措施。在翁某某与王某某一案中,翁某向该院申请强制执行一笔调解后仍未履行的3万元欠款,执行过程中,成华法院发现被执行人王某某在收到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后,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于是对被执行人罚款1000元,并对其释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后果,以司法惩戒的威慑力增强被执行人履行债务的紧迫感,最终促成履行终结执行。
同时,成华法院强化与公积金、保险机构的协作,加大财产查找力度,加速权益兑现。一起拖欠工资拒不履行的案件进入执行后,经法院查询被执行人名下房屋、车辆及银行账户,均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申请执行人亦因未能够拿到工资陷入生活困境。为帮助申请执行人拿到工资,执行法官再次认真核查案件的财产线索,后终于发现被执行人名下可能有公积金和保险,立即联动成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保险机构。经确认,被执行人确有可供执行的住房公积金及保险现值。法院立即采取相关执行措施。最终,案件得以执行完毕。
春节假期期间,成华法院安排一名执行局员额法官与“执行110”团队共同值班,应对财产线索核查、司法惩戒等事项。就在除夕前日,“执行110”团队接到申请执行人“报警”,称其在绵竹市找到了被执行人踪迹。“执行110”立即进行核查,掌握情况。承办法官在得知该线索后,立即与“执行110”团队成员赶往绵竹。被执行人被找到后,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发生了严重争吵。经查,该案执行标的较小,事实清晰,但因被执行人长期拖延履行,导致矛盾激化。承办法官一方面向被执行人释明拒不履行的法律后果,以典型案例警示其将受到罚款、拘留的惩戒风险;另一方面,从情理角度引导申请执行人,提出分期履行等柔性方案。经一个多小时的耐心疏导,最终,被执行人当场联系亲属全额支付案款。
成华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岁末年初的执行攻坚,既是司法权威的彰显,也是民生温度的传递。接下来,该院将继续以“如我在执”的理念,用“真金白银”兑现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