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委政法工作会议提出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津法治新津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津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现场
参会人员阅读会议资料
参会人员仔细记录会议要点
3月11日,成都市新津区召开区委政法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24年全区政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对今年全区政法工作进行部署。会议指出,2024年全区政法战线强化风险防控、法治护航、综合治理、忠诚担当,全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会议提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现代化新津建设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全区政法系统要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服务保障“园区提质增效年”“立园满园”“五大攻坚”行动为统揽,坚定不移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把握维护安全稳定这一首要任务,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追求,牢牢把握忠诚干净担当这一实践要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津法治新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年新津政法工作主要成效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取得新突破
全区政法系统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全区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服务保障发展大局迈出新步伐
成都市新津区委政法委进一步强化政策举措系统集成,研究出台《成都市新津区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统筹全区政法系统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新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新津区法院建立员额法官挂牌服务企业机制,为企业提供清单式司法服务170余次;受理各类案件10117件、审执结9503件,最高法17项基层法院质效考核指标达标率100%、位列全市第一名;建立一站式全流程诉讼服务模式,接待群众来访6000余人次,推动网上立案、开庭、调解3683件。
新津区检察院选派12名检察官,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2次,发出检察建议12份;办理各类案件939件,2件案件被最高检评为典型案例;构建网、电、信、访四位一体受理平台,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检察服务,帮助15名农民工快速讨薪7万元。
新津区公安分局举办“警企恳谈会”等活动30余场次,帮助20余家企业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全年接警65129件,成功侦破的全省首例网络犯罪团伙案件被公安部评选为十大典型案例;实体化运行一窗通办服务,在全市率先研发“新津智防”App上架警务终端。
新津区司法局指导建立区工商联人民调解委员会和3个调解工作站;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13件、审结96件,协调行政应诉案件84件;办理困难群众法律援助案件683件,挽回群众损失1165.69万元。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现新提升
矛盾纠纷化解。全面深化“1+8+N”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建成1个区级、8个镇街“一站式”解纷中心和81个村(社区)调解室,统筹开展矛盾纠纷排查7436次,化解9549件。
综治力量建设。优化“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开展专题培训11次,组织专项行动400余次;试点开展“蓉义卫”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打造205人的年轻化、专业化综治巡防队伍。
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公益巡讲37次;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全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6.3%,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案件侦破率明显提升。
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党建统领。组织政法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政治轮训班,实现政法干警全覆盖;严格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提升干警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严管厚爱。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狠抓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全面落实从优待警措施,慰问困难干警41人次,提拔重用中层干部6人。
实战练兵。结合大型活动开展实战演练,组织政法干警外出培训和参观见学150余人次,提升干警履职能力建设;全区政法系统3个单位被授予集体三等功,集体、个人获区级以上表彰奖励100余次。
2025年新津政法工作重点任务
会议指出,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信心、干字当头,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做好今年全区政法工作,要紧扣这一主题,全面发力、精准发力、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津法治新津建设,持续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新津政法铁军,为高质量建设“智造高地·幸福水城”提供坚强政法保障。
记者注意到,2025年,新津政法工作主要聚焦“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津”“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建设更加过硬的政法铁军”三大板块。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新津
会议提出,要牢牢把握维护安全稳定这一首要任务,以矛盾纠纷化解年为主线,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为新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深化综合治理,全面加强治安整体防控。以落实《新津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方案》为牵引,紧盯群众关切的突出治安问题,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持续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整体防控能力。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盗抢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违法犯罪,加大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打击力度。持续深化小区突出问题、治安重点地区整治,常态化开展“1+3+N”专群联动巡逻,落实“135”快反机制,切实提升街面“见警率”“管事率”。持续深化“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推动行业部门严格履行监管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智慧人防、技防、物防等治安整体防控基础建设,切实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效能。
强化实战实效,夯实平安建设基层基础。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牢强基导向,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做优做强平安建设基础机制、基础平台、基础力量,努力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升级,确保上半年完成区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镇(街道)、村(社区)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实质化运行,同时每个镇(街道)要建设不少于2个村级综治中心示范点位。壮大基层平安建设力量,进一步建强综治巡防队伍和最小应急单元,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装备配备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持续完善专群联动的工作格局,年底前建设点位目标累计要达到1000个,重点集中在学校、医院、企业、车站、商超、小区院落等人流密集场所及水电气讯等重点部位。深化“微网实格”社会治理,承担并高质量完成市级智慧蓉城“微网实格”治理平台试点任务,实现数据信息“一张网”;在“微网实格”治理体系下深化行业和属地社情员建设,加强一般网格、专属网格、微网格融合联动,推动完善“一长+四员”网格治理体系。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津
会议提出,全区政法系统要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价值追求,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新津。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力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贡献法治之为,主动服务保障发展大局。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围绕“园区提质增效年”战略部署,切实提升法治服务保障能力水平。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立足推动经营主体平等、市场竞争有序,严格落实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管理等相关制度,依法严打破坏市场经济秩序违法犯罪和虚假诉讼、恶意维权等行为,依法保护创新创业行为,加强政法机关与行政监管机构的衔接配合,共同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组织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推行涉企“一码检查”,统筹推进涉企行政执法检查、侵害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等专项治理,坚决纠治趋利性执法和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小过重罚等问题,深入核查经济犯罪无罪处理、长期未结、违规“查扣冻”等重点案件,着力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放手发展。优化政法服务保障供给,紧盯“立园满园”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政法系统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体系,按照“无事不扰、有事必应”原则优化完善政法机关服务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机制,持续深化政法“放管服”改革,完善涉企法治服务“绿色通道”,深入开展政法系统“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活动,全力打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筑牢法治之基,统筹推进执法司法守法。要立足政法机关职能,统筹推动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法治工作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全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区迈上新台阶。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落细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双向衔接机制,加快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应用,开展重点执法领域专项监督,督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职责。统筹推进公正司法,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依法规范民事案件立案与调解工作,深化和规范司法公开,进一步提高执行到位率,加强和规范司法救助工作,统筹推动区委政法委执法司法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政法单位内部监督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切实坚守公正司法底线。统筹推进全民守法,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研究谋划全区“九五”普法规划,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焦提升群众对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持续深化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加强法学会建设,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厚积法治之势,纵深推进政法领域改革。要坚持守正创新,按照上级部署推进政法领域改革走深走实,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加强基层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镇(街道)政法委员履职制度,健全政法委员统筹协调综治中心等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权力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实质运行司法惩戒和错案追究制度,健全政法单位内部监督机制,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推进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健全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持续深化涉案财物管理处置改革。深化科技手段建设应用,在避免重复建设的基础上,统筹深化政法智能化建设,加强综治中心信息化建设,强化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协同和管理,推动实现数据安全融通,积极探索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执法司法新方式,着力提升政法工作信息化管理水平。
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建设更加过硬的政法铁军
会议提出,全区政法系统要牢牢把握忠诚干净担当这一实践要求,努力建设更加过硬的政法铁军。要坚定扛起新津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责任,坚定落实成都市委“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开花结果。
强化绝对忠诚,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紧抓实,进一步加强政法队伍忠诚根基建设,持续铸牢政法队伍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筑牢忠诚之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分层分级分类开展全覆盖政治轮训,引导全区政法干警进一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守牢忠诚之要,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培训活动,引导全区政法干警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牢忠诚之舵,教育引导全区政法干警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区之大局”,紧盯贯彻之举、落实之力、执行之效,不折不扣把对党忠诚贯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强化绝对纯洁,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警,按照上级部署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着力把严明法纪、整肃作风、关心保障贯通起来,持续激发政法队伍活力。深化从严监管,持续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完善正风肃纪反腐和执法司法制约监督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执法司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可视”“有感”专项整治,完整准确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等铁规禁令,着力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全面推动政法干警从严自律。深化作风整肃,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全区政法干警全心全意谋事业、一心一意干工作。深化从优待警,让政法干警干事有劲头、发展有奔头。
强化绝对可靠,持续加强履职能力建设。要围绕新津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决策部署,以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健全完善政法干警素能培养机制,确保关键时刻信得过、靠得住、打得赢。强化法治素养,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法治素养专题教育培训活动,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作为考核评价政法干警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全区政法干警树牢“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意识,着力提升广大政法干警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水平。强化专业能力,健全完善全警常态化练兵机制,经常性开展服务保障“园区提质增效年”等新一轮发展实际的大讨论、大培训活动,广泛开展轮值轮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加快推进大数据办案平台等政法智能化建设为政法干警赋能提能。强化实战练兵,注重在重大任务、重大案件、重大斗争一线磨练政法干警,探索推动政法干警在重大风险防控、突出矛盾化解、疑难案件办理、解决发展梗阻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揭榜挂帅,选派优秀年轻政法干警到服务发展主战场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全面提升政法队伍支撑和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新津区委政法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