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成都 >
成都市金牛区构建复调对接闭环治理体系 三措并举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9-30 09:37:1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m_11facd49beb7f9fea1f123c316d71a85.jpg


  6月6日,一起某公司不服成都市金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案在金牛区行政复议调解室调解

  

  五年前,省司法厅确定成都市金牛区为全省唯一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试点区。今年,司法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在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的决定》,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获评“表现突出集体”,系成都市唯一获表彰的区(市)县集体。

  

  荣誉从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把困难拆解成日常,用持续的努力灌溉的结果。成都市金牛区不仅在全省率先设立区级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还积极开展复调对接试点工作,先行先试探索构建“权责明确、化解有力、闭环管理”工作体系,全面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赋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位推进抓落实

  

  压紧“源头防控”责任链条

  

  “我们将复调对接试点工作纳入区委重点工作部署谋划,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任务,实施执法队伍提能行动预防争议,以强有力保障措施完成试点各阶段目标任务。”成都市金牛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金牛区将复调对接试点纳入区委全面深化改革任务,由分管副区长牵头,区司法局负责统筹推进,明确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试点举措,并作为重大改革事项督促落实,全面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同时,采用通报、约谈、要求部门负责人在常务会作说明等方式,提高街道(部门)“一把手”的法治思维和对行政争议化解工作重视程度。

  

  此外,实施执法队伍提能、案件办理提质行动,金牛区司法局组织全区执法人员参加法治轮训,开展执法队伍比武练兵活动,提升其有效化解争议的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共组织700余名执法人员参加法治轮训,办理的10万余件行政执法案件均顺利通过案件评查。

  

  强基固本聚合力

  

  构建“多元联动”调解体系

  

  “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真的解决了……”今年3月,刘某在某火锅店用餐后,因该店食材不新鲜、卫生不达标,向金牛区市场监管局投诉要求退赔餐费。因现场核查发现,火锅店已停业,无法联系店主,金牛区市场监管局遂终止调解、中止调查。

  

  刘某因诉求未解决,向金牛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中止调查决定。金牛区行政复议办公室为化解争议,联合人民调解组织,通过走访周边商户、查工商信息等方式,找到店主。为实质化解行政争议,区行政复议办公室采用“背对背调解”,分别沟通双方,释法明理后组织三方调解。最终,店主退还刘某餐费并致歉,刘某撤回复议申请,争议圆满化解。

  

  “此次事件是金牛区‘行政复议+人民调解’联动的生动实践,我们作为行政复议机构,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上下功夫,建强调解阵地、充实调解力量,推动形成多元联动调解体系,全方位多维度增强行政争议化解效能。”金牛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优化“一站受理”服务,金牛区将行政争议调解工作融入全区“大调解”体系,在区综治中心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实现复调对接工作“一道门接待、多条线分流”。设立“13+3”行政复议咨询点与涉企服务点,安排专职人员坐班,发挥全区包括行业性、企事业单位等在内的138个人民调解组织的专业优势,调解相关行业、专业性行政复议案件,让矛盾解决更高效、更贴心。

  

  为增加“双线协同”效能,利用“掌上复议”数据资源,搭建智慧调解平台,金牛区司法局邀请行业专家、执法人员、调解组织入网答疑,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机制,降低争议化解成本,提高办案效率。今年共接待复议咨询600余人次,超去年同期50.4%。

  

  为解决“三方联调”难题,建立重大案件“一府两院”派员参与机制,金牛区司法局、区法院、区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实施办法》,组建行政争议特邀调解员队伍,选派行政调解专业人才,全程参与指导行政机关自行调解及行政复议案件调解。今年以来,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率32.2%,较去年同期增长11个百分点。

  

  靶向发力解症结

  

  强化“根源治理”长效机制

  

  “我们构建起问题反馈、质效评价、案例评析三大制度体系,畅通申请人、执法部门、复议机关三方交流反馈渠道,形成‘争议分流-有效调解-落实反馈’实质性化解工作闭环。”金牛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对调解中发现的因执法机关权责不清导致的普遍性问题,金牛区司法局及时向行政执法监督部门反馈,配合优化全区执法权责清单,推动行政争议长效化解。调解程序终结后,该局采用问卷调查、电话随访、实地走访等渠道开展回访,进行伴随式“二次释法”,并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履行调解协议,行政复议当事人满意率达92.8%。

  

  建立质效评价体系。金牛区司法局对街道(部门)调解结案率、调解回访率、调解书履行率进行评价,按照省、市行政争议调解容错纠错办法,对发现的问题分类甄别,鼓励执法人员担当作为。针对程序瑕疵、履职不规范等问题,该局点对点发送行政复议意见书2份,及时纠错并督促整改落实;对发现的执法共性问题,纳入行政执法监督重点内容,开展执法监督检查6次,在化解行政争议的同时,倒逼依法行政。

  

  建立案例评析制度。金牛区司法局每季度召开重点案件分析评查会,找准争议症结;对复调对接案件进行分类、审核,定期发布正反典型案例,举一反三减少行政争议发生。

  

  下一步,金牛区将在政府所需、企业所盼、群众所急、复议所能上持续发力,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增添法治动力。

  

  金司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文/图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