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以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立足本地实际,中共隆昌市委办公室、隆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出台《隆昌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实施方案》(办发〔2023〕1号),进一步固化前期工作成效,通过健全体系链、建立任务链、用好激励链,探索推动网格化服务管理在“中国石牌坊之乡”纵深发展。
健全体系链,管好“责任田”
引入联席会议制度,四级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推动“市—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工作体系凝聚更强合力。
——“联席会议+N”聚拢部门形成合力。建立以市长为召集人,20个市级重点部门、13个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半年研究、部署一次关于网格设置、网格员待遇、任务准入等重大事项,2022年召开联席会议两次,形成了联席会议决定、政法委督促、部门协同、镇(街道)细化、村(社区)统筹、网格落地的工作格局。
——“社区书记+N”聚拢力量形成合力。村(社区)书记统筹网格员、联户员、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志愿者、物业人员、社工、下沉挂包等力量参与网格服务管理。建立网格党组织101个,培育社会组织80个、志愿服务团队480个,选任联户员10430人,街道干部下沉城区网格,政法干警挂包联系225个村(社区)、97所学校、126家企业,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网格服务与管理。
——“财政投入+N”聚拢资金形成合力。市财政网格化服务管理经费预算从2020年的830万递增至2022年的1200余万,牵引带动整合党建、民政、税务、医保、防疫、消防等各级各部门及社会相关资金投入到网格化建设。2022年整合资金1100余万元,建成600余平米的以网格化为底座的市综治中心,在40个部门联通协同会议系统,融合5000余路视频数据,提升网格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建立任务链,倒排“工期表”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三年工作目标和年度任务清单,“小步快走”推动实现提质升级的阶段目标。
——着力优化网格布局。网格设置按照常住500户或1500人左右、老旧小区(楼栋)网格400户或800人左右、物业小区和封闭式管理小区不划散、网格划分尽量不跨社区、不跨小区、不跨主干街道,减少与居民小组设置交叉等标准,全市已设置优化网格428个,其中,重点对城区232个专职网格进行调整,确保管理户数低于300户、超1000户的网格得到优化。
——着眼提升网格服务。从年龄、学历上严把网格员入口关,按照“一格一员”标准配齐配强428名专兼职网格员,城区232个网格全专职,每个网格平均服务人数在1000人左右。建立“即时上岗+储备上岗”、提前培训等机制,有效解决网格员离职、退休或新增网格产生的服务缺位、上手慢等问题。2023年11个镇场镇所在地社区18名专职网格员将全部配备到位。
——着重规范网格运行。健全网格事项“准入制”,构建网格规范运行“防火墙”。以省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核心指标制定网格员重点考核指标,明确网格员八项职责,形成“任务手册”。制作网格员工作证428张、网格员服1000件、网格公示牌2000余块,全体网格员持证上岗、亮牌服务、接受监督。
优化激励链,提振“精气神”
修订完善《隆昌市网格员绩效考核办法》,实行“月考核+年评定+单项奖”,从物质保障、精神鼓励、个人发展多层次优化激励举措,增强网格队伍稳定性,激发整体活力。每年组织网格员开展一次健康体检,落实每年手机损耗补贴和话费补贴,将月绩效上调为700元/人/月,为专职网格员增加3600元/人/年的年绩效。目前,专职网格员工资待遇达到人均5.1万元/年,提升网格员获得感,确保优秀人员留得住。
市级层面每年表扬优秀网格员,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公安、消防等重点部门每年评选表扬单项工作优秀网格员。对网格员发现重大案件线索、重大隐患或考取社工证等,单独给予奖励表扬。对网格员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在全市网格员中引领起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提升网格员队伍荣誉感、使命感。积极吸纳优秀网格员进入基层党组织,每次拿出 15%—20%的比例从专职网格员中定向考录社区专职工作者,推荐符合条件的网格员参加村(居)民小组长竞选,鼓励网格员兼任村(居)民小组长,有力激发网格员工作积极性,推动广大网格员工作在网格、成长在网格、扎根在网格。2020年至今,发展36名网格员进入基层党组织,36名网格员遴选成为社区专职工作者,66名网格员兼任村(居)民小组长。
(隆昌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