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绵阳市涪城区以基层治理“强基工程”行动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整合力量资源,建设了10家“涪光里.幸福餐厅”,构建起全区全覆盖助餐服务网络,守护居民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食光”。
资源统筹 多元共建有力度
涪城区把“幸福餐厅”建设纳入“强基工程”实施项目,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轴心作用,在党建引领下有效凝聚多元主体参与,争取专项资金、撬动社会资源,着力解决场地、经费、人员等难题,探索出“幸福餐厅”建设新路径。
临东、灵通、飞来石等社区前期开展摸底问需、现场调研,因地制宜通过成立社会企业共建共营、招引社会组织民建联营等模式,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区域,实现社区阵地拓展一批、闲置房屋改造一批、社企联动新建一批,高效推动“幸福餐厅”标准化建设。在建成用好上下足功夫,推出堂食就餐、配送入户、个性订餐等特色服务,满足居民群众多元化用餐服务需求。
暖心助餐 分类补贴有温度
聚力打造具有涪城特色的暖心助餐服务品牌,面向全区“幸福餐厅”实施分类补贴。前期通过2家幸福餐厅用餐人群、消费习惯等精准监测及分析,探索建立“幸福餐厅”可持续化运营机制。
建立助餐公益资金池,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纽带作用,募集吸纳社会善款聚力助餐,引导餐厅市场化运营反哺助餐。“幸福餐厅”每日推出标准化平价套餐,实现为60岁以上困难群众提供爱心餐“免费吃”,为70岁以上高龄老人提供老年餐“打折吃”,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加油餐“优惠吃”。
通过制定《涪城区幸福餐厅运营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监督和年度考核,高质推进“幸福餐厅”规范化运营,确保惠民补贴政策落实见效。目前,10家“幸福餐厅”日均接待居民5000余人次,为722名困难群众提供兜底服务。
功能拓展 便民贴心有热度
涪城区“幸福餐厅”打破传统餐厅的单一属性,拓展空间服务功能,为户外劳动者、新业态群体等提供休憩歇脚、茶饮充电等暖心服务。
同时,社区精准对接周边群众需求,整合资源将餐厅提升为综合性为老为小服务活动场所,吸引辖区企业、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参与,广泛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幸福餐厅”融入社区。例如:东岳社区“幸福餐厅”紧邻劳务(零工)市场,拓展服务成为招工政策咨询的微阵地;平政社区“幸福餐厅”每日免费为就餐老人提供书法棋牌、评书戏曲等文化活动。
涪城区“幸福餐厅”建成后,已逐渐成为居民群众“家门口”的消费服务场景,更是充满市井烟火气息,回应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向往的满意答卷。
谢金芯 杨麒 郭清华 赵银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