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动态 >
守护每一片乡土——天全县公安局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纪实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4-11-19 16:47:5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从云顶梯田的农耕画卷,到竹海渔乡的世外桃源,无论白天黑夜,总会看见一抹抹“藏蓝”穿梭其中。他们,就是雅安市天全县公安局的“一村一辅警”,这群可爱又可敬的人儿用“大脚板”走村入户,和村民拉家常、听诉求,做宣传,帮助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天全县公安局全面落实“深耕善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一村一辅警”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不断提升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微信图片_20241119164506.png

  

  天全公安包村辅警“走村入户”进行走访巡查

  

  机制有保障

  

  让包村工作更加高效

  

  2023年,天全县公安局开始探索“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选派辅警担任全县79个行政村的包村辅警。一年多过去了,包村辅警工作状态如何?机制是否完善?

  

  杨林康是天全县红军村的一名包村辅警,也是2023年县局刚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时,第一波被选上的辅警。一年来,杨林康看着该机制日益完善,方方面面都有了保障,说:“现在选派包村辅警,不仅有了更完善的培训机制,而且工作环境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之前相比好多了。”

  

  如今,选派包村辅警时,人选不仅需要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还要开展岗前培训,成功通过考核的人选才能被选派为正式的包村辅警。“对于转正的包村辅警,我们会继续开展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村警队伍素质能力,让他们处理警务时更加得心应手。”天全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陈铖介绍。

  

  “有些同志要负责两个村子,他们在村子之间频繁走动会耗费大量时间。”在探索“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的道路中,县局列支专项资金,落实“一村一辅警”保障机制,按照统一标准配齐办公用品,配发警用摩托车、电瓶车45辆,让辅警开展工作更加便捷、更加高效。

  

  “在日常实践中,我们根据各村辅警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修订“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陈铖说,目前,已经建立起“派出所+警种+乡镇”管理模式,派出所所长为第一责任人、社区民警包片负责、警种业务培训指导,乡镇联动协同管理,让管理更加扁平化、高效化。通过“月考评、季评议、年考核”的考核机制,激发包村辅警干事动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有了完善的考核机制,我们现在都铆足了劲,力争自己管辖的村子在考核中名列前茅!”城厢、始阳、仁义、喇叭河、新场5个派出所的包村辅警们,时常聚在一起“头脑风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联合村社、机关、企业等创新开展“坝坝电影”“讲故事”等普法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沉到群众中去。

  

  实施“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后,曾经乡村治理“警力下沉难”“抵达现场慢”等难点堵点问题也被成功“疏通”。如今,天全县在全体包村辅警的努力下,村、镇、县三级基层治理网络紧密联系了起来,构建出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大格局。一年来,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44.5%。

  

  “建立起一支服务本土的村警队伍,将警务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是做好、做实、做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途径之一。”陈铖说。


微信图片_20241119164558.png

在助农活动中,帮助群众搬运肥料

  

  服务有诀窍

  

  让乡村治理更加有序

  

  “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好不好,关键得看群众满不满意。

  

  在乡村,邻里之间难免会因为琐事产生矛盾。刘志琼是城厢派出所联系马溪村的辅警。一年来,她积极介入邻里、家庭之间的矛盾调解,用耐心、细心和爱心了解双方“症结点”对症下药化解纠纷。

  

  今年7月,家住马溪村的一对夫妻因教育孩子出现分歧,丈夫黄某认为,女儿无论多大,都应该听自己的话;妻子张某则认为,女儿已经成年了,应有自己的空间和生活。观念不同的二人多次发生争吵。24日晚,黄某饮酒后与张某谈论教育问题,情绪激动动手打了张某,邻居发现后,拨打了报警电话。

  

  “没曾想到了动手打人这个地步!”刘志琼说,早在多天前,她和村组干部就了解了这一家人的情况,也曾多次上门调解,最终都因黄某的“固执”观念以失败告终。此次事情发生后,刘志琼细想感到一阵后怕,认为必须立马解决该纠纷,以防发生难以接受的后果。刘志琼在村民处打听到,黄某在读书时受过家族长辈的帮助,比较听家族长辈的劝说,刘志琼便邀请黄某长辈与村组干部一同劝说黄某,经过两天耐心劝解、释法明理后,26日,黄某松了口,表示自己也该放手让女儿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刘志琼除了是当地的“纠纷调停员”,还是村民的“贴心人”。今年6月,她在走访时发现独居在家的老人杨某旧病复发,身体虚弱,生活行动极度不便,刘志琼在通知家属回家照顾的同时,联系村组干部及时将杨某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还好刘警官发现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真的谢谢。”杨某家属回来后感谢道。

  

  “我包村工作时间不长,但也能做很多事情。”采访最后,刘志琼向记者说道。一年来,她想村民之所思所想、解村民之所忧所盼,用“大脚板”在全村179户留下了她的身影,赢得了当地村民的广泛赞誉和信赖。

  

  服务好群众是乡村治理的“重头戏”,仅依靠村警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天全公安摇身一变成为“服务机构”,出台各类措施从源头将“服务”贯彻到底。通过搭建天全警方公众号“民意感知访评”模块,收集建立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问题台帐;采取“理清事实、明确诉求、倾心化解、回访问效”四步工作法,联合乡镇、国土、住建等部门联调联办,及时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化解村民矛盾纠纷;制作“一村一辅警”警民联系卡,搭建24小时不断电的“专线电话”;针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等,联合村组干部在节假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帮扶帮教活动;完善“天全公安政务一网办平台”,只需手机操作就可实现实有人口申报、公安政务事项全程网办和预约办理,让“延时办、网上办、预约办、加急办、上门办”五项便民措施落到实处。

  

  今年,天全公安通过“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20余条,帮助村民代办事项、代领证件送证上门63次;协调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58起,化解矛盾纠纷45起,有效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微信图片_20241119164655.png

辅警和村组干部一起开展森林防灭火巡查

  

  安全有依靠

  

  让人民群众更加放心

  

  不久前的一天清晨,记者见到刘鼎时,他正在破磷村进行着日常巡逻,隔着老远就看见一个藏蓝色的“身影”挨家挨户地和村民交谈,“这是每天例行的巡查,主要是为了提高辖区的见警率和管事率,一旦有什么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处理上报。”当记者走近他后,他向记者说道。

  

  刘鼎是始阳派出所的一名包村辅警,负责破磷村、和源村的包村工作。他时常在两村之间走动,看看哪家需要帮助、谁和谁是否又吵起来了、之前的小口角是否已经解决……“多和村民们沟通能够有效获得信息线索,及时上报才能避免酿成不良后果。”今年4月,刘鼎在村中和村民交谈时,一个关键线索被刘鼎发现并及时上报,村民说:前几天晚上听见了疑似枪声,且他路过犯罪嫌疑人王某家时,发现其停放在路边的车里,有一只形似狗的动物。该线索引起了天全县局的高度重视,赓即组织警力开展调查。通过走访周边村民和核查,民警发现王某不仅非法持有枪支,还利用枪支在夜深人静时潜入林区打猎野生动物。最终,王某被民警抓获,并在其家中查获改装射钉枪一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麂子肉若干。目前,王某已被天全公安移送起诉。

  

  无独有偶,彭渝森是喇叭河派出所辖区红灵村的一名包村辅警。10月,四川某公司报案称:公司堆放在红灵村项目工地上价值3万余元的高压电线被盗。彭渝森协助勘察现场后,想到村里另一工地车队夜间转料会经过案发地,赓即走访车队,最终在一辆货车的行车记录仪里找到了关键线索,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车辆被该货车记录仪拍下,向办案民警提供该线索后,民警顺藤摸瓜,将嫌疑人抓获,被盗高压电线全部追回。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天全公安依法刑拘。

  

  近年来,天全公安以“一村一辅警”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治理“一路生花”。充分发挥包村辅警的牵头作用,联合村组干部、“红袖标”、网格员、社工等群防群治力量,利用赶场日等时间节点,结合入户走访、微信群发等方式,开展治安、交通、防火、禁毒、反诈等安全巡查防控宣传,及时将法律知识、防范技巧、警方提示等转发覆盖全村。今年以来,村辅入户走访1万余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微信群发800余次。

  

  此外,还通过建立“一村一辅警”信息报送奖励机制,逐步提高了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乡村治安秩序等违法犯罪线索的获取能力,为及时排查整治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小案及时查处,快侦快破。今年以来,包村辅警共收集上报各类信息线索110余条,协助民警侦破各类刑事、行政案件25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2名,抓获外省网逃1名,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0万余元。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近年来,天全县公安局狠抓乡村治理不放松,以“一村一辅警”为基石,深入基层,扎根乡村,以进取精神诠释了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百姓安宁保驾护航。展望未来,天全公安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为建设更美好、更和谐、更稳定的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献出公安力量,不断书写乡村治理的辉煌篇章。


杨永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