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支撑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2023年7月7日,荣县灯城义警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杨丹任会长、张平任副会长。协会的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凝聚群众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基础信息采集、风险隐患排查、治安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工作。截至目前,荣县拥有注册义警3556名,累计完成平台发布任务600件次,参与人数达10000人次。
据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荣县灯城义警在践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工作理念过程中,不仅创新总结了“1234N”工作法,还衍生出护学岗、调解组、巡逻队等专业化分支队伍,更为有力有效地助力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形成。
初步统计,2023年7月至2024年10月,荣县城区各类治安案件数量为984件,相比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下降27.7%,给辖区老百姓营造了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退伍老兵护学岗
校园外斑马线上一道风景线
每到上下学的时间点,总会有一个身影在梧桐小学大门外的斑马线上来回穿梭,或抬手示意车辆暂停行驶礼让行人,或伸手牵着调皮乱窜的小朋友,护送至人行道上......
这个身影既是退伍老兵杨元忠,更是3548名荣县灯城义警的缩影......
杨元忠,现年58岁,是梧桐街道望景楼社区的一名公益性岗位人员,日常的工作主要是社区治安巡逻、卫生突击。
今年8月初,杨元忠自愿加入荣县灯城义警协会,成为了一名义警。从自身的工作角度出发,杨元忠自愿承担起“护学”的义警任务。
杨元忠说,梧桐树小学位于新县城的主干道边上,一到上下学时间,车流人流陡增,交通压力比较大。虽然有交警执勤,但个别路口还是会出现人车交织、缓行拥堵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需要义警发挥作用了。
每周一到周五的早上7点到8点,下午3点半到六点,作为义警的杨元忠便会来到梧桐树小学与县中医院相邻的路口执行护学任务,一方面,指挥来车绕行或缓行转弯,另一方面,引领独自过斑马线的孩子们安全通行。
在街道的宣传下,杨元忠的战友李吉权、李吉根、刘建华等人(均为退伍老兵,但不同期)也积极响应并参与进来,每次安排一人到现场参与护学任务。很快,荣县灯城义警的退伍老兵护学岗成为梧桐树小学校门外一道靓丽风景线。
退休干部调解组
多跑多说、多发挥余热
11月13日上午,在位于荣县公安局河西派出所的荣县经济开发区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办公室里,69岁的杨宗荣正在调解一起由派出所委托的口角纠纷引发的相互推搡事件。
然而,经过2个多小时的调解,老杨未能说服双方达成和解,约到下午继续谈。借着中午空闲的时间,老杨跑到了距离派出所不远的荣溪园住宅小区干起了“私活”——受社区干部的请托,帮忙调解一起业主与物业的口角纠纷。
作为派出所的驻所专职调解员、调委会主任,老杨本可以不去小区帮忙,但自从成为了一名灯城义警,他的调解任务便随之多了起来。“发挥余热,只要社区有需要,双方有调解意向,我都可以去帮忙调解。”老杨如是说。
退休前,杨宗荣曾先后在荣县乡镇财政所、民政办、大调解中心任过职,对于纠纷调解工作很熟悉,也很有自己的一套调解方法。所以,退休后不久,2017年6月,老杨就来到派出所当起了兼职调解员,2019年转为专职调解员,至今。
目前,调委会有专职调解员共4人,都是党政退休干部。在老杨的带动下,调委会的另外3名成员也加入了义警行列,大家利用空闲时间义务帮助周边社区调解一些家庭、邻里、物业等纠纷。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至10月,荣县经济开发区治安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90件,调解成功290件,调解兑现各类赔偿金额189万余元。另参与义警调解任务20余件,均调解成功。
杨宗荣说,不管是驻所调解,还是当义警帮忙调解,只要能通过自己的劝说、普法促使矛盾双方达成和解,就很有成就感,“多跑跑路,多费费口舌,很值得。”
创新“1234N”
助力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形成
荣县灯城义警协会会长杨丹介绍,截至目前,荣县灯城义警有注册义警3556名,累计完成平台发布任务600件次,参与人数达10000人次。
为了深入践行“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工作理念,2023年6月,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专门为义警协会配置6台电动巡逻车,供18名具有巡防队员身份的义警使用,在县城一定区域内,全天候24小时不规定线路开展巡逻,有效地协助了公安派出所开展巡防、治安秩序维护、普法宣传等工作。
协会会长杨丹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荣县灯城义警创新总结了“1234N”工作法,即 “1”以维护社区安全稳定为核心,“2”服务与管理二者结合;“3”三方联动,即义警、社区居民和公安机关三方密切配合;“4”四项工作措施,巡逻防控、矛盾调解、安全隐患排查、治安宣传; “N”多种创新工作方式和其他力量的加入。结合智能安防设备,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沟通治安信息;吸收社区志愿者、退休人员等加入义警队伍,壮大治安力量。
“从护学岗到调解组,再到巡逻队,荣县灯城义警队伍正在逐步壮大,逐步走向组织化、专业化。”副会长张平说,下一步,协会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荣县灯城义警的专项积分细则、义警星级评定、阵地建设、管理机制等工作,拓宽义警奖励机制的政策支撑和结果运用,不断壮大基层群防群治力量,从而有力有效地助力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局面的形成。(杨俊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