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龙泉山路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依然灯火通明,“95后”女警黄杨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继续整理当日的警情报表。从初出茅庐的内勤民警到独当一面的团总支书记,身为党员的黄杨用三年时光在基层岗位上书写了一段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故事。
扎根基层——从“职场小白”到“全能管家”
2021年12月,22岁的黄杨大学毕业,带着对公安事业的满腔热忱,成为龙泉山路派出所的一名内勤民警。初入警营的她,面对的是成堆的报表、琐碎的协调工作和永不停歇的电话铃声,她从没感到枯燥无味和厌烦,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内勤岗位就像一根针,千头万绪的线都要从这里穿过!”副局长李燕(黄杨师傅)的这句话,成了黄杨最初的职场箴言。作为派出所的“大管家”,无论是日常接处警、矛盾纠纷调解,还是材料撰写、各类勤务,黄杨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同时,她加强涉稳线索收集,做实综合协调及后勤保障。
据统计,2024年,黄杨带领勤务指挥室上报矛盾纠纷线索86条,梳理情报信息312条,安排清查任务300余次,用数据为一线警力筑起坚实后盾。
师徒传承——“一盏灯”照亮“另一盏灯 ”
2024年5月,德阳经开区公安分局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计划。副局长李燕与25岁的黄杨签下师徒协议,这段警营情谊从此有了更深的羁绊。
作为分管政工、法制、信访等工作的老警察,李燕将自己20余年的警营经验倾囊相授:“眼要勤观察、手要勤记录、嘴要勤沟通、腿要勤跑动、脑要勤思考。”这“五勤”工作法,被黄杨工整地写在笔记本扉页。一次深夜,黄杨因某项活动方案被多次退回陷入迷茫。李燕递来一本自己曾经的工作日志——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记录着当年办文办会的得失。得到师父的亲囊相授,她学着“拿起话筒”,先后组织该分局踏青健步走、主题知识竞赛,以及德阳经开区团工委《青春的力量》演讲等活动,并在德阳市公安局组织的主题知识竞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破茧成蝶——在琐碎中磨砺锋芒
“内勤民警的勋章,藏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黄杨的办公柜里珍藏着两件“宝贝”:一个塞满便签的文件夹,记录着每日待办事项;还有一枚市公安局颁发的“优秀青年”奖章,那是她扎根一线兢兢业业工作获得的肯定。这两件“宝贝”也是她认真工作、不断进步的见证。
黄杨长期驻守指挥室,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小憩。李燕既心疼又欣慰:“这丫头,和我年轻时一个样!”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先后荣获四川省公安厅“优秀学员”、德阳市公安局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经开青年朗读者”等十余项荣誉,成为德阳经开区公安青年民辅警的标杆。
如今的黄杨身兼多职,她是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主任,是分局团总支书记,更是青年民辅警的“知心姐姐”。每到新警座谈会上,她总会分享李燕传授的经验:“警察的担当,不仅在于破大案,更在于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从警三年多的时间里,黄杨用工作笔记丈量成长,用加班时长诠释担当。我们坚信,一路前行的黄杨,一定会在新时代公安工作之路上开拓进取、再立新功。
肖盛雄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