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致敬英雄 >
拨动318国道上的法治琴弦——天全法院藏族女法官苏宝淋的刚柔二重奏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3-14 16:12:27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法律人奉为圭臬的箴言,精准诠释了司法工作的本质:既要保持法律的威严刚性,又要有洞察人性的柔软温度。这种刚柔并济的特质,在藏族女法官苏宝淋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image.png

  

  2014年,这名来自宝兴县硗碛乡的法学毕业生,带着对司法的执着信仰,扎根天全县法院,从书记员成长为始阳法庭庭长。从清晨到日暮,从法庭到村落,从青春洋溢的单身青年到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热爱的法治事业。

  

  工作期间,她曾荣获“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个人三等功”等多项荣誉。这位扎根基层十余年的女法官,用柔嘉维则的赤诚之心,在离群众最近的司法一线,将法律的刚性与人性的温度熔铸成守护正义的利剑与玫瑰。

  

  关于“诗和远方”的守护

  

  天全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辖区自然资源富集、文化底蕴丰厚,被誉为“国家动植物基因库”,旅游资源禀赋,吸引大量游客流连忘返。在天全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苏宝淋高度关注游客在天全境内旅游时的权益保护相关案件。

  

  “天全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作为一名法官,怎样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快速解决旅途中遇到的各类纠纷,护航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提到一起案件的处理。

  

  2023年国庆假期,陶某与朋友在天全县某4A景区景点观赏时,被路边石头将右脚脚趾砸伤,最终导致其右脚趾截趾。后陶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旅游公司及承保风景名胜区责任保险的保险公司支付医疗费等损失。苏宝淋研判案件后,敏锐意识到该案的审理有一定示范意义,主动要求按照“示范庭审”的标准,与其他两名经验丰富的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审理。庭审中因双方分歧较大,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庭后,苏宝淋并未轻言放弃,通过耐心阐释法律规定和人情事理,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保险公司赔付陶某损失19000元。赔偿款很快到了陶某的账户,该案得到妥善化解。

  

  为预防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案件审结后,苏宝淋针对旅游公司应当如何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履行事前告知、事后救助义务等问题,向旅游公司发出了司法建议,得到了对方的积极反馈,实现从“个案审理”到“类案治理”的职能延伸。“下一步,我们还将和文旅部门继续探索建立司法+旅游多元联动机制,”关于今后的工作,她思路清晰,步履未停。

  

  32张欠条背后的故事

  

  始阳镇毗邻318国道,是雅安西北部交通次枢纽中心,进出川藏的要道咽喉,街道旁车辆机修店铺林立,是川藏物流的集散地和藏汉群众聚集地,藏汉文化深度交融。2022年,为积极应对辖区发展新要求和多民族群众司法新需求,始阳法庭创新设立5G"石榴籽"调解室。苏宝淋作为天全县法院重点培养的藏汉双语法官,一直站在民族纠纷化解最前沿,为川藏经济动脉不断注入法治智慧。

  

  “法官,我这么多钱都没收到,欠款人又联系不上,我该怎么办啊?快让我们石榴籽调解室的法官和调解员帮我看看。”2024年4月,一名男子拿着几十张欠条,快步走进始阳法庭诉讼服务分中心急切地喊道。

  

  “你莫急,慢慢说,”苏宝淋第一时间安抚肖某情绪,将其引导到“石榴籽”调解室了解情况。原来,肖某在318国道上经营轮胎修理店已数十年,到店里消费的大多是在318国道上跑运输的藏族司机。因与这些藏族司机常年打交道,肖某在出售轮胎时,多会同意他们的口头赊账,只在金额较多时,肖某才会让对方出具欠条作为欠款凭证。

  

  随着雅叶高速通车及运输行业的不景气,许多司机选择高速运输或就业转行,肖某与老顾客之间的交易、联系逐渐变少,部分司机甚至无法联系,导致轮胎店资金缺口大,死账、呆账基数也不断增加。

  

  苏宝淋全面梳理案情后,发现肖某提交的欠条共32张,出具时间均为2020年左右,便建议肖某分批次、分地域处理。相关案件法庭立案后,苏宝淋充分利用协查等方式寻找欠款人,一联系上欠款人,苏宝淋利用自身藏族法官的优势,与“石榴籽”调解室的藏族调解员协同开展调解工作,通过“云上调解”方式,3天时间成功调解8件轮胎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而无法调解的案件苏宝淋在查明案件事实,核实原告证据后及时做出裁判,依法保障肖某的合法权益。

  

  一场润物“无声”的调解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暖心的话语,道出了对人民的炙热情感。

  

  通过司法裁判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是法院人永远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中心,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我一直把如我在诉这四个字记在心里,通过个案审理释放司法人文关怀,最大程度为当事人排忧解难。”聊到司法为民这个话题,苏宝淋有自己的见解和实践。

  

  两年前,王某某无证驾驶无牌三轮车与一辆宝马车相撞,造成车辆受损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门认定王某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后保险公司代王某某赔偿了保险赔偿金7645元,但王某某迟迟未支付代偿款,保险公司遂提起诉讼。

  

  案件办理过程中,苏宝淋通过走访了解到王某某一家三口均为聋哑人,并且是低保户,全家没有收入,家庭生活拮据,由75岁高龄的舅舅担任监护人。从法理上看,保险公司的诉求,证据充分,符合法律规定,应该支持。但从情理出发,王某某一家均为聋哑人,没有家庭收入,无力承担这笔赔偿费。案件审理进入了两难。

  

  为了找到一个妥善解决的办法,她先向保险公司阐明了王某某的家庭关系和经济状况,争取理解,经沟通,保险公司从对社会特殊群体的关怀出发,同意降低追偿金额,但要求王某某一次性支付。后又联系镇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到村委会,调解现场王某某舅舅通过手势向王某某转达了保险公司意见,现场释明的法理。经过近2个小时的手势沟通和书写交流,最终达成由王某某3个月内支付3000元代偿款的调解协议。一场融入了司法温情与社会善意的“无声”调解最终取得了圆满结果。

  

  “我们手中的法槌,既要敲出公平的回响,也要撒播人性的种子。”苏宝淋对法官负担的职责和使命,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我们相信会有更多像苏宝淋一样的女法官,出现在新时代的法治长征中,作为法治精神的传承者,作为社会公平的守护者,作为文明进步的书写者,在机遇与挑战中破浪前行。

  

  天全法院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