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记者从资阳市人大常委会获悉,近年来,资阳市人大高度重视资阳市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交往交流工作,协同、支持市侨办、市台办和安岳县侨办台办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集10万余尊美轮美奂的摩崖石刻及秦九韶、贾岛、陈抟等名人胜迹和恐龙化石等历史文化资源为一体的“安岳石刻·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品牌作用,积极推动资阳市、助力四川省与港澳台青少年的交往交流活动,让广大川港澳台青少年深刻领略石刻艺术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在交流中深化学习、合作,增进同胞情谊,增强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为中华文化传播和祖国发展贡献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组织青少年开展石刻文化交流体验活动。结合课外实践,组织青少年到基地参观学习石刻文化。青少年们纷纷震撼于美轮美奂的石刻文化艺术,感悟于古圣先贤千古流芳的学说智慧,陶醉于历经时光洗礼的名胜古迹。于书本课堂之外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更加坚定。
二是献礼香港回归25周年。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对香港同胞开展全县域景区免票活动,香港同胞们在体会石刻艺术魅力的同时也深受同胞手足情谊的感染,对“回家”有了更深刻的感触。
三是组织青少年开展石刻写生活动。由川内知名画家带领青少年们用画笔记录千年传承的石刻艺术瑰宝,让青少年们从小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观摩、绘画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圣先贤的智慧。让安岳石刻跃然于画纸上、也刻印在青少年的心中。
四是开展台湾艺术家参访交流活动。海峡两岸巴蜀文化艺术季开幕,来自台湾写生营的多名艺术家在“古、多、精、美”的胜迹中纵览古今,交流绘画、书法在雕刻艺术中的运用,惊艳于历经时光淬炼而不损风华的千年之美。深刻的感受到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以及浓浓的同胞爱、手足情。石刻成为连接安岳和台湾两地文化情感交流的坚实桥梁和温暖纽带,以“千年石刻美”厚植“两岸一家亲”的手足情谊。
胡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吴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