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记者从资阳市司法局获悉,为解决当前社区矫正工作难点堵点问题,资阳市司法行政机关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队建制”改革。安岳县司法局牢牢把握矫正工作发展大局,推动构建机构设置合理、运行机制健全、保障配备有力的社区矫正工作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完善“1+2+4+N”工作架构,形成矫正工作体系化
“1”:建立由县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任主任,县信访局局长、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和县司法局局长为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委员会。“2”:成立社区矫正管理局和社区矫正执法大队,建立社区矫正管理局主抓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政策的落实、矫正衔接、调查评估,执法大队主抓监督管理、教育帮扶、考核奖惩的工作模式。“4”:培育以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人员为重点、网格员和村社干部协调参与、矫正志愿者为补充、心理矫治队伍为辅助的4支专业社区矫正队伍。“N”:印发《安岳县社区矫正委员会工作规则》《安岳县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等文件,增强社区矫正工作合力。
创新“7*2+1+1”工作模式,推进矫正工作专业化
安岳县抽派19名工作人员到县社区矫正管理局集中办公,组成7个专业执法工作组,采取两名执法人员AB角互配模式,承担所属辖区监督管理、教育帮扶、考核奖惩、调查评估等职责,确定1名执法人员专职监管全县未成年矫正对象,1名调查人员专职负责全县调查评估,实现岗位职责明细化、小组监管精细化的效果。
建立“五项”工作机制,推动矫正工作规范化
一是建立“双走访”机制。实行“执法人员+网格员”双走访机制,及时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工作、生活、家庭情况。二是建立数据协查交换机制。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建立社区矫正对象信息协查交换机制,实现社区矫正对象信息数据动态共享。三是建立安全风险预警研判机制。每月定期召开分析研判会议,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并及时发出预警。四是建立日常督导检查机制。定期或适时对社区矫正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有无脱漏管等情况进行全面督查。五是建立结对帮教机制。执法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一对一”“多对一”帮教,充分发挥矫正小组成员、社区矫正委员会成员单位作用,最大限度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实际困难。
构建“1+1+X”教帮模式,推动矫正工作实效化
一是建立教育帮扶基地。依托零点社区矫正教育培训学校、青年矫正对象再犯罪预防中心、社区矫正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建立集集中宣告、集中教育、心理咨询、犯罪预防、就业帮扶为一体的社区矫正教管扶一体化基地。二是组建法律帮扶团队。由司法行政主要业务部门、基层司法所、强制戒毒所及律师团队等组成社区矫正集中讲师团,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法律知识培训,切实提高教育矫治质量。三是整合教育帮扶力量。依托网格化社区管理机制,积极发动社会、社区和家庭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对象“再社会化”工作。
夏菁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吴显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