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叔叔,我妹妹不见了!”2025年10月18日16时许,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公安分局的门被急促推开,一名9岁女孩带着哭腔的求助声,瞬间牵动了值班民辅警的心弦。

广安区公安分局花桥派出所值班室民辅警注意到女孩泛红的眼眶与颤抖的双手,在得知走失的是仅6岁的女童后,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3组人员同步行动,对辖区内广场、公园、便利店等儿童高频出没场所展开“拉网式”搜寻。
搜寻过程中,一组民辅警逐一向沿街商户询问是否见过穿粉色上衣的小女孩,一组沿着广场步道细致排查角落缝隙,另一组则迅速调取周边监控视频追踪女童行踪。

经过1小时的紧张搜寻,广安区公安分局花桥派出所民警终于在冲锋村新农村广场的滑梯旁,发现了正独自抹眼泪的走失女童。民警第一时间将孩子抱入怀中轻声安抚,随后驱车将其安全送回家人身边。
经民警走访了解,这对姐妹俩由76岁的曾祖父照料,老人不仅要操持姐妹俩的日常起居,还需靠种菜补贴家用,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家庭。
“之前警察叔叔到学校讲课,说遇到找不到家人、被陌生人纠缠、被坏人欺负这种‘急事难事’,一定要第一时间找警察!”女孩的话语,揭开了她在危急时刻果断求助的关键原因。
原来,广安区公安分局花桥派出所此前深入校园开展普法宣传时,摒弃了“笼统喊口号”的传统模式,转而用孩子们能听懂的通俗语言,清晰划分“可找警察的事”与“其他求助渠道”,还手把手教学生辨认派出所地址、牢记报警电话。这份贴合儿童认知的精准引导,成为女孩遇事时的“定心丸”。
此次女童走失救援,既是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公安分局花桥派出所民辅警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生动缩影,更印证了精准普法对守护儿童安全的重要意义。
下一步,广安市公安局广安区公安分局将持续优化儿童安全普法形式,把“遇急难险找警察”的意识深植更多孩子心中,为辖区留守儿童筑起坚实的安全屏障,用科学引导守护一方平安。
邓芦茜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