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口”撬动大治理 “终点站”化解千千结
广安市前锋区综治中心探索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新路径
“多亏了综治中心的‘劳资纠纷’调解室,不然我们这工资不知道啥时候才能要回来!”近日,在广安市前锋区综治中心的协调下,工业园区企业员工张师傅和工友们终于拿到了被拖欠的薪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此前,因企业与员工在薪酬计算上产生分歧,双方各执一词,矛盾一度激化。劳资纠纷若处理不及时,极易影响企业发展与社会稳定。区综治中心及时介入,组织园区“劳资纠纷”调解室快速响应,联动人社、司法、工会等部门驻点人员及特邀调解员,现场厘清事实、宣讲法规,最终促使双方达成支付协议,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
这个案例,是前锋区综治中心立足区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一个缩影。作为广安市的重要工业区,前锋区面临着城乡融合发展、工业园区聚集带来的多元化治理挑战。近年来,区综治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让群众只进一扇门、解纷最多跑一地”为目标,探索出具有前锋特色的创新举措,努力筑牢平安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从“多口转办”到“一站统办”,中枢协调持续强化
针对以往群众解决纠纷“多头跑、反复问”的痛点,前锋区综治中心着力构建“中枢协调、一门通达”的工作格局。
“一窗式”无差别受理。 中心设立统一的综合受理窗口,对群众来访、线上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无论是常见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矛盾,还是更具前锋特色的工业园区劳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等纠纷,均实行“一窗式”无差别登记、录入社会治理信息平台,确保入口统一、信息完整。
“精准化”智能化分流。 根据纠纷类型、涉及领域、复杂程度、属地管辖等要素,智能生成分流建议,简单矛盾直接指派给驻中心专职调解员或属地网格;专业性强或跨部门的纠纷,则精准派发至相关职能部门、行业调解组织或“特色调解库”专家,实现“精准滴灌”。
“联动式”闭环化处置。 严格执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对分流的矛盾纠纷,明确主办、协办单位及办结时限。中心全程跟踪督办,并通过联席会议、专题会商等方式协调复杂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形成“受理—分流—调解—反馈—回访”全流程闭环管理。
该机制深化运行以来,全区矛盾纠纷平均办结时长缩短近50%,尤其在工业园区劳资纠纷领域,处置效率提升显著,群众认可度持续走高。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协同”,专业动能显著提升
面对治理主体多元、矛盾类型复杂的特点,前锋区综治中心积极搭建多元共治的“大调解”舞台。
建强“特色调解专家库”。 在广泛吸纳法律工作者、“五老人员”的基础上,中心特别针对前锋的产业特点和常见纠纷类型,建立了“园区特聘调解员”、“医疗纠纷专家库”、“涉农纠纷调解能手”等特色调解资源库。根据纠纷“订单”,智能匹配最合适的调解力量,确保“行业问题行业专家解”。
拓展“线上解纷快车道”。 积极推广应用“前锋e治”小程序、视频调解系统等线上平台,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预约服务。大力推广“云调解”模式,有效解决异地当事人奔波之苦,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深化“情理法融合调解法”。 在调解过程中,不仅讲清“法理”,更讲透“道理”、用足“情理”。针对家事邻里纠纷,引入心理疏导;针对经济合同纠纷,侧重事实厘清与风险评估。通过“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等多种方式,寻求各方利益平衡点,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通过专业调解和情感融合,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当事人满意度双双提升。
从“事后调处”到“源头预防”,深耕基层治理
化解矛盾,贵在及时,重在预防。前锋区综治中心将工作重心持续向基层延伸。
激活“网格前哨”感知力。 充分发挥全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将日常巡查与矛盾排查紧密结合,对网格内微小隐患、邻里口角等“苗头性”问题,通过手持终端即时上报至综治信息平台,确保中心能够快速感知、及时干预,力争“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社区)”。
构筑“普法宣传”防火墙。 结合“法律七进”,中心定期组织“法治赶场”、“园区法治讲堂”、“巡回审判进村社”等活动。针对征地拆迁政策、劳动保障法规、环境保护法等与前锋群众和企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开展靶向普法,从源头上引导群众和企业自觉守法、遇事找法。
建立“风险研判”预警机。 定期对全区矛盾纠纷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研判,精准识别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某一行业的矛盾风险热点。形成分析报告,及时向相关单位和属地发出预警提示,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前端治理提供数据支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预见”。
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前端排查化解的简易纠纷占比达70%以上,有效防止了矛盾升级扩散;通过预警研判,成功指导基层化解多起潜在群体性风险,全区民转刑案件发生率持续保持低位。
通过立足区情实践探索,提升智慧治理水平,前锋区综治中心已成长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区域和谐稳定的核心平台。一批涉及园区发展、城乡建设的复杂矛盾纠纷在这里得到有效化解,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熊涛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雍剑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