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法院干警向乐山“老字号”商户普及商标法 乐山中院供图
近年来,乐山两级法院不断创新探索,围绕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出“四院三庭两点”司法服务保障体系,健全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乐山“中国绿色硅谷”建设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2024年以来,全市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51件,结案标的1125.83万元。审结刑事案件14件,惩罚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罪犯65人。
完善协同配合 筑牢护企“防火墙”
“法院传票?我们一个幼儿园怎么会侵犯别人的商标权?”刚收到法院的电子送达短信时,乐山市某幼儿园的法定代表人涂某还以为是收到了诈骗信息。
原来,2023年,飞娱公司(化名)发现该幼儿园使用的卡通形象招牌、贴画及公众号头像与其注册商标较为近似,遂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院。
“判断商标是否侵权时,既要对商标的整体进行比对,又要对商标主要部分进行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同时也要考虑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性。”负责此案的承办法官郭文介绍道,“虽然该幼儿园使用的标识与飞娱公司的注册商标在大致轮廓上较为相似,但呈现角度、嘴巴、佩饰、手型动作等部分样式均存在差异,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从整体上进行观察,并不会使相关公众对涉案服务的来源产生误认。”法院因此驳回了飞娱公司的诉讼请求,该幼儿园的侵权危机得以解除。
近年来,乐山法院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关于联合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指导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与乐山市市场监管部门、乐山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乐山市版权局联动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构建起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与市场监管部门共同制定《关于开展专利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的工作办法(试行)》,强化行政调解与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体现法院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聚焦急难愁盼 助力传统产业“焕新机”
知识产权保护是净化营商环境、守护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嘉州美食”作为乐山的地理标志性产业,在全国范围内一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更是通过新媒体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人气,而在它高速成长的路上,乐山两级法院一直倾情护航。
“我售卖的油炸叫巴适油炸(化名),因为长期的诚信经营,才有今天消费者的认可和称赞,没想到招牌却被别人拿去使用了。”“嘉州巴适油炸”的注册商标权人杨某向乐山市市中区法院法官向虹说道。
据了解,欧某原与杨某合伙经营油炸店,散伙后仍旧使用“巴适油炸”为店铺招牌。杨某遂以欧某的行为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乐山市市中区法院经审理认为,欧某在其店铺招牌上使用了“巴适油炸”字样,属于商标性使用,欧某使用的“巴适油炸”标识与杨某“嘉州巴适油炸”文字商标构成近似,且“巴适油炸”商标最初也由杨某使用,故欧某的行为侵犯了杨某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欧某立即停止侵害杨某注
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赔偿杨某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1万元。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提出上诉。
该案服判息诉的背后离不开乐山两级法院的司法担当。近年来,乐山法院构筑起知识产权双重法治护盾,以司法服务工作备忘录机制为峨眉山茶、翘脚牛肉、临江鳝丝、钵钵鸡、沐川魔芋、井研柑橘等特色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司法制度支持,筑牢“法院+专业”屏障,坚决保护“乐山造”,有效释放新质生产力动能。
同时,乐山法院践行“厚植法治沃土 打造营商高地”理念,出台《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实施意见》,发布《金融审判白皮书》;设立乐山市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乐山市金融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站、乐山市进出口贸易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站;创新“烟火知嘉”司法品牌,全方位护航嘉州美食。
2024年,乐山中院民三庭再次获评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成绩突出集体,一案入选四川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延伸司法职能 知识产权护航“零距离”
“嬢嬢,最近有没有发现仿冒店用类似商标?”“冷链食材的进货单都保留着吗?”在“古真记钵钵鸡”店前,法院干警以“竹叶青商标纠纷案”为切入点,讲解商标法核心条款。店主感慨道:“以前总以为注册完商标就万事大吉,今天才知道还有续展、监测这么多门道。”
今年3月14日,乐山市市中区法院高新法庭派出的“知识产权护航队”深入张公桥商户集群,开展“商标守护+消费维权”专项普法,将“法治春雨”播撒在巴蜀老城的市井之间。作为乐山首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张公桥经过数十载岁月沉淀,孕育出300余家特色商户,日均客流量逾万人次。
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商标抢注、仿冒侵权等问题逐渐显现,相关案件呈现增长态势。在此背景下,乐山市市中区法院聚焦嘉州美食,探索推出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司法品牌“烟火知嘉”,秉持一建、二联、三护,即搭“建”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平台,“联”动多方合力保护知识产权,全力“护”航产业经济发展。乐山市市中区法院高新法庭庭长李媛在活动总结时说道:“法治护航不是简单的‘贴膜式保护’,而是要为传统商业生态注入‘法治芯片’。我们将以‘烟火知嘉’品牌建设为样本,打造‘司法诊断+合规辅导+风险预警’全链条服务,让法治成为市井文化最温暖的底色。”
4月3日,在“北柑南粮”产业园区内,由乐山中院和井研县法院联合开展的“智护柑甜·法润橘园”知识产权护航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类似的宣传活动在乐山当地已成常态。在每月定期走访企业过程中,法院干警深入园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面对面问诊、点对点开方”式服务,针对新品种培育中的技术秘密保护提出法律建议,让企业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商标、专利等权益。乐山中院民三庭庭长唐海珍表示,这种直通一线的司法服务模式,受到企业经营者广泛好评,认为法院真正兑现了“需求在哪里,知识产权保护就在哪里”。
【结语】
今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以高质量审判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意见》,进一步为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系统性的司法指引。站在新的起点,乐山法院将持续围绕司法保护品牌建设,以“量身定制”的司法服务,将知识产权保护深度融入地方发展脉络,以“法治软实力”滋养“市井烟火气”,为乐山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筑牢法治根基,助力乐山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绿色硅谷”、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重要的区域交通物流枢纽贡献法院力量。
李玩泓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