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亮码不入企 强预警可分析 组团查真减负
全省“天府入企码”在绵阳市游仙区率先“扫起来”
2025年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行“扫码入企”,将行政检查主体、人员、内容、结果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信息系统。
日前,在四川省、绵阳市两级的共同推动下,绵阳市游仙区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启动“天府入企码”应用,给行政检查戴上了“紧箍咒”。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持续用力。游仙区将抢抓全省首批‘天府入企码’试点契机,为企业营造一个宽松良好、阳光高效的发展环境。”绵阳市游仙区委书记韩晓清表示。
过去,多个监管部门重复检查,常让企业疲于应对,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碎片化”监管不仅增加了企业负担,也让行政效率大打折扣。“亮码入企”能够助力行政执法主体有效整合检查事项,严格行政检查标准、程序,减少重复性和冗余性,把时间还给企业。
无亮码不入企
“天府入企码”,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涉企行政检查环节,经行政执法主体申请,系统生成用于向经营主体出示的,包含行政检查相关信息的二维码图案。涉企现场行政检查依托“天府入企码”,建立登记制度。除突发、紧急情况外,没有“天府入企码”,一律不得直接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行政检查。
开展涉企现场检查前,行政执法主体通过上传检查对象、检查时间、检查主体、检查人员、检查依据、检查事项名称、检查内容、检查任务来源、单位负责人同意情况等相关信息后,申领“天府入企码”进行登记,实现涉企行政检查信息可回溯。行政执法人员到达检查对象生产经营场所后,出示“天府入企码”,检查对象扫描“天府入企码”核验该次检查任务内容和行政执法人员身份等信息后,行政检查方可开展。
强预警可分析
目前,不少地区都有类似探索,相比其他很多地区的“入企码”,“天府入企码”关注到了检查结果运用,专门加入了预警提示功能和统计分析功能。系统通过筛查,自动向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发出检查频次超标预警。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可以通过平台收集数据,用于统计分析和监督问效等工作。
组团查真减负
为了让工作开展更加顺利,同时不给经营主体造成额外负担,绵阳市统筹开展“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将联合检查与亮码入企“无缝对接”。
“以前,我们总是接受来自不同部门的各种检查,像今天这样几个部门一起进门还是第一次,执法人员当场一次性告知存在的问题并列出清单,待整改事项一目了然,省时省心,实实在在为企业省了心减了负。”绵阳仙特米业负责人感言。
据了解,“亮码入企”不仅严格规范行政检查,而且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人员无码检查,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非执法人员以行政检查之名扰企的行为,经营主体可实名投诉,系统将直接推送给行政执法监督机构。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完善‘亮码入企+综合查一次’工作模式,以‘统筹联动、提前预约、全程监督’为总体思路,推动执法检查与行政执法监督深度融合,实现进企频次大幅压降。”绵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吴红表示。
(赵银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