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一定要平安。”今年9月的一个雨天,攀枝花市西区街头,一名72岁的盐边县老人攥着失而复得的核桃袋,站在警车旁反复叮嘱攀枝花市公安局西区分局清香坪派出所民警宋向明。这句没有华丽辞藻的祝福,成了宋向明从警生涯里一枚沉甸甸的“勋章”。
“我不知道她如何从中午1点自责到下午6点,才从别人口中得知可以报警,也不知道她如何在雨中焦急找寻中度过了一个下午,但她看到我们时满眼都是信任和期待。找到线索时,她想到的不是将要失而复得的核桃,而是跟我们讲‘你们工作辛苦了,这么晚还要麻烦你们出来’。我竟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朴素的真挚话语。”事后,心绪难平的宋向明在朋友圈写下了656字的“出警日记”,因记录帮卖核桃老人寻回失物的暖心故事,获新华社、人民网等央媒点赞。这起看似普通的出警任务,背后藏着动人的民生细节与基层警务的温度传递。
雨天帮助老人找回丢失的核桃
9月23日下午,一名满脸焦虑的老婆婆打电话向清香坪派出所报警,称她弄丢了用来换钱买种子和化肥的核桃,已经在雨里找了一下午,在路人的提醒下才想起来报警。
值班民警宋向明至今记得初见老人时的模样:花白的头发贴在被雨淋湿的额角,衣角不断滴水,双手因为长时间攥紧而泛白,嘴里反复念叨着“这可咋整”。“她没说自己饿了一天,没提找得有多累,先讲的是‘给你们添麻烦了’。”宋向明说,他和同事一边递上纸巾安抚,一边立刻调取周边监控,一帧帧比对搬运路线,最终在农贸市场的一个角落找到了被误放的核桃袋。
当老人看到核桃袋的那一刻,没有先去查看袋子里的核桃是否完好,而是拉住民警的手连连鞠躬道谢:“这么晚还让你们跑一趟,真是辛苦你们了!”宋向明这才注意到,老人的手掌黝黑粗糙,指缝里还嵌着剥核桃时留下的褐色痕迹,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想起老人一天没吃东西,他转身去便利店买了泡面、面包和牛奶。老人起初执意推辞,说“你们挣钱也不容易”,可接过食物时,眼眶还是慢慢红了。
民警买来泡面、面包和牛奶等食物给老人并安抚其情绪
“出警日记”感动网友获央媒点赞
拿到丢失的核桃,老奶奶临走时站在路边回头对宋向明和其同事叮嘱道:“你们一定要平安!”
在宋向明看来,这短短7个字,是一名群众对民警最朴实的祝福,更是支撑他们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不竭源泉。
处警归来,宋向明心潮起伏难定,便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了他的“出警日记”。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篇满是烟火气的“出警日记”很快在朋友圈刷屏,点赞从几十涨到几千,新华社、人民网等央媒纷纷转发。有网友评论:“原来‘人民警察’不是口号,是帮老人找核桃时的耐心,是记得给饿肚子的群众买份热食的细心。”
“帮老人找核桃看似是‘小事’,却关乎群众的生计与信任。”清香坪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所在各大商圈、超市、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建立有“民生互助点”,方便群众遇到困难时及时求助。
“群众的一句‘平安’,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再次提起那天的经历,宋向明摩挲着警服的肩章说:“遇见这位老人让我更深刻地明白,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宋向明表示,未来会继续记录出警中的暖心瞬间,“希望通过这些小事,让更多人看到基层民警的坚守,也让警民之间的联系更紧密。”
曾超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唐万贵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