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一件冬大衣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1-03 15:44:33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 江澜

  

  一个周末,我回到父母家,找到曾经在涉藏地区工作时穿过的一件高寒地区特有的羊绒内胆大衣。我小心翼翼地抖落它身上岁月积淀的尘埃,让它沐浴在暖暖的阳光里。我意识到曾经忽略了它,看着它历经沧桑和磨难的外表,在当地法院十几年的工作生活闪现眼前。大衣打开了尘封的记忆,将我带回了“高原明珠”长海子,淳朴热情的牧民们杯盏里装满了醇香的酥油茶,火炉映照着他们红红的脸庞……

  

  一九九八年,我初到木里法院工作,那一年木里发生了特大暴风雨。当时法院推行巡回法庭,派出了一支四人的巡回法庭队伍从县城区出发,下乡去巡回办案。本来计划是两周,不巧遇上了特大暴风雨,道路被冲断,桥梁被冲毁,山上无电话信号,办案的几名干警与单位完全失联。带去的食物远远不够,荒山野外更没有一点商铺小贩的影子。住宿就更艰难了,木里夜里温度低,干警们走到哪里天黑了,只得就地取材烧一堆火取暖,裹着法院发的这种制式羊绒大衣席地而睡。幸好路遇的淳朴藏族群众带来了食物和水,他们才得以生存。大暴雨打乱了原来的返程计划,历时四十几天后,当我们看到四名同事衣衫褴褛地回到法院时,真的难以想象他们这一路经历的艰难曲折。

  

  在基层法院,像这样的巡回办案很多,在风餐露宿的办案途中,这种暖暖的制式羊绒大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司法为民最好的见证。

  

  这件大衣我珍藏至今,因为工作调动,它陪着我从木里调到现在的法院。它蹚过木里河的河水,走过牧区的草原,从雪山走来,还带着索玛花的味道。是它陪我度过十几载春秋,身上落满岁月的沉淀。它见证了法院人排除万难为人民群众送法上门的艰辛困苦,也曾在变幻莫测的天气中陪我穿行当地的山山水水,它还见过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还有我们办案路途中洒下的汗水和泪水……

  

  现在,我所在法院发的冬制服已换成了制式棉服,里面是厚厚的棉绒,领口镶有暖和的毛领。这种制式棉服的外套设计很巧妙,是可以拆洗的。在庭室里当书记员时,开庭、外出办事,这种制式棉服陪我度过在法院一年又一年的冬季。如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条件越来越好,法院制服也跟随形势更新换代,但不变的是它会永远陪伴法院人风雨同舟,战胜办案路上的艰难险阻。

  

  无论是羊绒大衣还是现在的冬制服,都是我内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时代在变,法院人的初心不变,回望来时路,风雨踏征程,一件冬大衣,见证了很多法院人的青春岁月。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道路上,法院人将继续发挥自身的光和热,彰显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宗旨,做好法院审判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作者单位: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法院)


编辑:漆颖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