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山野漆树表心志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4-03-01 10:29:55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 许永强

  

  《诗经·秦风·车邻》里写“阪有漆,隰有栗”,友人欢聚作乐时,看见门前高坡上栽着漆树,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虽是起兴之句,但仍可看出在《诗经》中,漆和楸树、泡桐、梓树一样,都是重要的树种,如《鄘风·定之方中》的“树之榛栗,椅桐梓漆”,《唐风·山有枢》的“山有漆,隰有栗”等诗句均有涉及。

  

  漆树原产中国,别名山漆,漆树科漆树属落叶乔木。每年的5至6月开花,为黄绿色,圆锥花序;7至10月结果,为椭圆形,外果皮呈黄色,成熟以后不会裂开,中果皮呈蜡质,具有树脂道条纹,果核棕色,果实比较坚硬。漆树全身是宝,漆木能制作乐器、家具、装饰材料,种仁可榨油,果可制作甘油、油墨、肥皂等。漆液是天然树脂涂料,素有“涂料之王”的美誉。

  

  漆树会因外皮损伤分泌汁液并结膜,觉察到这一现象后,我国先民由此开始了认识和利用漆的悠久历史。早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考古界就发掘了一只漆木碗,其化学成分为天然生漆。《山海经·西经》记载:“英鞮之山,上多漆木。”可见史前秦岭一带分布了很多野生漆树。春秋时代,漆树得到极大重视,出现了成片种植漆树的漆园,并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庄子年轻时就在宋国蒙地当过管理漆园的小吏。《史记·货殖列传》:“陈夏千亩漆……皆与千户侯等。”说明西汉时已大面积种植漆,并且成为了社会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此后历经两千多年,我国的漆艺达到了顶峰,产生了漆树栽培、割树取漆技术和漆器技艺、漆画艺术等丰富多彩的漆文化。成书于明代的《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世的漆艺专著,该书记载了漆器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漆工禁忌,将漆器分为14类101个品种,在我国漆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今,生漆已成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素以“国漆”著称,湖北的志埧漆、竹溪漆和陕西的安康漆、重庆的城口漆、贵州的毕节漆并称五大名漆,驰名中外,畅销国际市场。

  

  我国古代精美漆器稀缺昂贵,且色泽肃穆庄重又神秘威严,被皇家及贵族作为礼器用在祭祀、征伐、宴飨等活动中,用以彰显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权力。《韩非子·十过》记载:“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削锯修其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书其内……”这是漆器作为礼器最早的文字记载。有唐一代,漆器工艺超越前代,镂刻錾凿,精妙绝伦,河南和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平脱漆碗工艺精湛、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是我国古代金银脱漆工艺的最高成就。明清时期,漆器进入全盛时期,除官营漆坊外,民间制漆中心兴起,如苏州雕漆、扬州漆镶嵌、福州脱胎漆等,手法有金漆、描金、彩漆、填漆、戗金、堆漆、识文描金、螺钿、百宝镶等,髹饰工艺达到高峰。

  

  漆画起源于商周,传承至今。传统漆画是指古人根据不同漆器形状,在漆棺、漆衣箱、漆奁、漆盒、漆乐器上描绘装饰性绘画。我国考古出土的一些漆器上的漆画非常精美,反映了当时高超的漆画技艺。《迎宾出行图》是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一幅漆画,这是绘于战国时期楚国一个漆奁上的环带形画幅,运用线勾平涂手法,使众多人物组成了一幅色彩富丽、富有立体感的画面。

  

  与漆树相关的诗句很多。杜甫的“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表面写漆因为有用,人们在取漆时漆树就会遭到切割,油脂可以照明,燃烧时它自身必然也会消融,实借漆树警示和谴责趋炎附势之徒。柳宗元的“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用汉代寿张侯(又称樊敬侯)樊重种树做漆器的典故,表达自己被贬万里仍不空度流年的志向。王维隐居终南山时曾作《漆园》,诗曰“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漆园已然成为诗人隐居山林的幻境。唐诗中与漆有关的还有刘禹锡的“瑶坛被髹漆,宝树攒珊瑚”,贯休的“涧水仙居共,窗风漆树寒”等。漆还是宋代诗人笔下的常客,梅尧臣的“斫漆高崖畔,千筒不一盈”,陆游的“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孔武仲的“带露葵花贮漆盘,周遭仍簇小鸡冠”,苏轼的“双颊凝酥发抹漆,眼光入帘珠的皪”,都是借漆或漆器表明心志的诗歌。

  

  与漆有关的成语典故、历史传说也很有意思。比如女娲把不孝敬父母的“漆”变成树,用“漆”流的血涂饰工具,流传千百年,以示对不孝子的警戒、惩罚。出自《史记》的成语如胶似漆,将胶与漆的结合引申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亲密无间。还有秦二世“欲漆其城”的典故,如今已成为笑谈。


编辑:漆颖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