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文化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4-10-12 12:01:53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 熊晖

  

  冰心《谈美》一文中写道:我一向认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一种美的传递,一种精神的沟通,虽然玫瑰花会凋零,但香气却长留人心。《四川法治报》作为我省政法系统宣传的主阵地、主渠道,作为我省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见证和宣传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该是对它四十载历程最好的诠释和解读。

  

  我与《四川法治报》结缘已有三十载。1994年,我还是四川邛崃县的一个偏远乡村的初中语文教师,教学之余,喜欢读报,顺便摘抄些美句好词,用于辅导学生写作。恰好学校订阅了《四川法制报》(当时),我在浏览时看到一则全国检察法院系统补员考试信息,小时就崇拜包公铁面无私的我,遂准备报考,但是在填报报考单位时又左右为难,因为我对检察和法院两个单位都不甚了解,只有求助于《四川法制报》的人物版面,刚好那期登载的是一名优秀的经济检察干警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和查办偷漏税案的先进事迹,于是我毅然报考邛崃检察院,并顺利成为一名基层检察官。

  

  随后的日子,我与《四川法制报》日渐熟悉,它以“专业法律视角 权威法制报道”为办报理念,围绕政法系统,服务立(执)法部门,面向大众读者,开设“前沿”“重案”“纵深”“维权”等十余个特色版面,从那里,我学习了法学理论,学习了先进经验,也学习了如何写作,收获满满,它伴我从一名基层检察干警成长为一名基层检察院领导。

  

  2009年,我作为邛崃检察院的新闻发言人,与《四川法制报》的缘分就是可以看见的眼缘。每次新闻发布,我们都会邀请《四川法制报》派记者参加。《四川法制报》都会快捷真实高效权威专业进行宣传报道,一来二往,我便与该报的曾昌文记者相识,因为彼此都曾有教师经历,彼此对文学的热爱,彼此对公平正义的尊崇,我们也成为了好友。

  

  2020年疫情期间,我与《四川法治报》的缘分是可感的情缘。当时我带着邛崃检察院的一支抗疫先锋队在邛崃市羊安街道执行守护医学观察对象的任务,曾昌文在电话和微信里不时提醒关心我们注意防护安全。我当时被这种关怀深深感动,激动之余写下小诗一首《请容我摘下口罩》,其中那句“我不是来秀我笔挺的检察制服,只为守护一方的平安”,至今难忘,小诗在报社编缉的帮助下发表,这激起我的创作热情,我请人配音朗诵后制作成新媒体作品,参加了最高检新媒体大赛,喜获大奖。至今,我还珍藏着《四川法治报》发来的稿费通知单,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去领稿费。我回答: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一种感情和一份念想。

  

  2021年《四川法治报》华丽转身,迎来了全媒体迭代升级的新时代,全面建设报、网、端、微、视全媒体矩阵平台,我与它的缘分是可交的心缘。此时我已转岗到基层党委政法委系统,我的单位与《四川法治报》深度融合,全面记录和报道平安邛崃、法治邛崃的新进程,讲述着法治邛崃的好故事,传播着法治邛崃的好声音。近期《四川法治报》的“与法同行·川跃四十年”特别报道,对如何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的邛崃答案进行宣传,更加激励广大邛崃政法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四个转向”,即由被动治理转向主动治理、碎片治理转向集成治理、突击治理转向长效治理、政府主导转向自治治理,持之以恒地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调”向下延伸,让“解”深入民心,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三十年的基层政法工作经历告诉我:一个人的觉醒可能是在正确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对的事,并读到有益的报刊杂志和书籍——感恩《四川法治报》,助我一路成长。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祝你40岁生日快乐。(作者单位:邛崃市委政法委)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