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佑志
春天到了,沐浴着春阳,三五好友,一人一个背包,去看山、看云、看人间仙境。从成都市出发,大约五十公里的车程,便来到了丹景山脚下。
从景区门口进去,徒步。沿途树木葱茏,清新雅致,有雨滴不经意从树叶滴落下来,让人顿感微凉,裹挟着春雨丝丝柔情,打湿了路边的柳树、杉树,涤荡着跋涉的心,温润着登山的旅程。
前面不远处,有一座石牌坊,走近细看,才发觉它是这里的历史古迹,建于清朝嘉庆七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牌坊横额题写“丹景第一”四个大字。
丹景山牡丹数量之多,仅牡丹种植就达三百余万株。观赏的景点多达十二处,有蜀绣园、牡丹坪、国色园、金华园等牡丹观赏基地。要想领略到白牡丹、黑牡丹、紫红色牡丹的婀娜多姿,得爬上山顶,方可一睹芳容。
上山的路,全是长条形石梯步道,大约有三千多步石梯,没有足够的体力是很难徒步到达山顶的。石梯整洁,沿路沟壑纵横,溪水清澈明净,有的如飞瀑直下,溅起层层涟漪,有的温情脉脉,无语东流。梯步边翠竹青青,摇曳在春日的风光里。
石梯半山腰旁边,是一座陆游祠。陆游不但是一位爱国诗人,还是爱花的谦谦君子,尤爱牡丹。他在丹景山时,曾号召当地老百姓遍种牡丹,写下了《天彭牡丹谱》。其中有云——“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
从陆游祠出来,继续沿石梯步行,一株高大的柏树矗立在石梯旁,上书“汉柏”,距今有一千多年,树身大约两人张开手才能合围,树高三十余米。在柏树上方,便是汉柏亭,亭内可坐、可休息,极目远眺,青松翠柏、竹影婆娑,游人拾级而上,在静逸的山中攀爬而行。
来到金华园,抬头即见素有“国色天香”美誉的牡丹花。走近了,弯下腰静静观赏,鳞次栉比的牡丹,在横七竖八的岩石间恣意生长,矮的几十分左右,高一点的也就一米左右的样子,绿意盎然,每一枝节上有一个花苞。露珠在每一片叶上、花苞上显得晶莹剔透,像撒落的珍珠,真怕一不小心就碰落了。
闻着淡淡花香,粉红色的花儿在茎秆上尽显美丽妖娆,每一个茎秆上长出一个花苞来,中通外直,亭亭玉立,像美丽的仙女手执鲜花,引你而来。花开时,硕大的粉红色花瓣和金黄色的花心高高耸立在枝头,其下是青枝绿叶的陪伴,美不胜收。
最后来到牡丹坪。神清气爽间,白色的、黑色的、粉红色、紫红色的牡丹花印满眼帘。置身于牡丹之中,被花团簇拥,渲染了沧桑岁月,明媚了亮丽人生,多想拈一缕花香,染一指芬芳,让掌心的花带着清新的回忆,把思念写在风里,让牡丹的花香温润我的心。
多年以来,丹景山镇的人们就这样守着一方“世外桃源”,过着惬意的生活。难怪他们有这样的感慨——“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丹城。”(作者单位:彭州市通济镇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