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红
连续下了一周的雨,时光里的清寒,料峭如冬。
清晨,推开窗户,雨雾蒙蒙,空中还飘着零星雨点。这是春天的雨,她没有夏雨的热烈,没有秋雨的缠绵,没有冬雨的冷冽,有的只是那份轻柔和细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丝丝细雨,如甘露一般滋润着大地,也浸润着我的心田,带来点点思绪……
春天的雨,她是温柔羞涩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淅淅沥沥,细密绵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她像一个文静的少女,吹来了桃红梨白,吹羞了杏花烟雨,好似一阕清丽婉约的宋词。
春天的雨,她是浪漫诗意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雨如烟似雾,草色入帘,稀疏零星。整个世界仿佛笼上了一层白纱,远处的山峦、大树、房屋朦朦胧胧,欲说还羞,若隐若现,又像是一幅丹青水墨画,淡雅而富有意境。
春天的雨,她是生机灵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似一首大气磅礴的唐诗,徐徐铺展开万物蓬勃的生命画卷,奏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序章。她是春的使者,默默地把喜悦洒向田野、村庄、小径、树木……柳丝长,春雨细,草木萌动,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样子。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在春雨的悄然润泽下,开始欣欣向荣。
春天的雨,她是空灵禅意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春雨中,一切都是宁静、安详的。若是在雨天的午后,择一茶室,沏一壶茶,捧一书卷,临窗而坐。此时春雨轻轻敲打着窗棂,也敲进了人的心里,仿佛在等待远方的故人缓缓归来。
春天的雨,她是清逸脱尘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不觉间,她素雅洁净、轻轻盈盈地走来,充满着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更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上涨,细雨密密,野外渡口,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若是路过这儿,顿生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画面感。
春天的雨,她是洒脱闲适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偷一阙清闲的光阴,逍遥自在。这一点也最喜欢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春天的雨,她是清冷孤寂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雨夜独坐,一盏孤灯映着窗外的雨帘。檐角的水珠坠入青石,碎成声声叹息,往事如潮漫过心扉。每每想起张爱玲笔下“宁愿天天下雨”的怅然,恰如春雨的清冷,她不喧哗,却将孤独渗入每一滴雨声,总让人对雨天又多出一份凄凄凉凉的感觉。
也喜欢听雨,别有一番美好的感觉。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散文《听雨》中这样写道:“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春雨的恬静淡雅,总让人心情宁静怡然。
有时会感叹,有阳光的日子固然好,城市里的人们都喜欢走出户外去追逐阳光,于是公园里、山坡上、草坪上,到处都是在太阳下喝茶、打盹、嬉闹的人群,整个世界是喧闹的,人群也是嘈杂的。
而春雨的到来,让城市的喧嚣一下变得柔和而宁静,人们撑着雨伞漫步在雨中,放缓一下整日里奔跑的脚步,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变得适当从容一点,也更多了一份闲适。无论是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去公园散步,可以感受着春雨的清新和美好,心情也变得愉悦而舒畅。难怪汪曾祺老先生也说过:“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
雨,依旧绵绵地下着,嘀嘀嗒嗒的雨声,如同一位妙龄女子在弹奏一首温婉的古曲,韵味悠长。低吟浅唱间,又像是和一位老友低语,彼此诉说着那些关于人生,梦想,还有故乡和往事……
春风化雨,雨落成诗,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激起层层波澜和涟漪。与其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伤感悲凉,不如用一颗心静静地去等一场花开,等一缕暖香。“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雨落尽,新茶已沸。且将往事的苦涩酿作甘醇,以诗心佐酒,敬这人间一场不期而遇的清醒。
(作者单位:乐山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