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汇海
老雷,1968年10月出生,自己开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手下管着二十多个老师呢。他媳妇姓卢,1974年的。没结婚那会儿,卢女士在培训机构教语文。
2008年那场大地震,他俩在震中心劫后余生,被安置在政府搭的帐篷里时,心里头就有一个特别的念头——必须得有个孩子,才对得起列祖列宗,这辈子才不算白活。
两个人想到一块儿去了,没多久就结了婚。结婚后,卢女士怀了孩子,把工作辞了,当起了全职主妇。
婚后的日子跟大多数人家差不多,磕磕绊绊、吵吵闹闹是常事。急眼的时候,两人还动过手,互相抓挠、推搡。派出所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没少来调解,可好了没一阵,又闹起来了……
四个星期前吧,有件小事儿成了导火索。老雷上厕所,不小心弄脏了马桶。卢女士看见了,这火“噌”就上来,嘴像机关枪似的,噼里啪啦骂个没完。
老雷赶紧认错,可一点用没有。他惹不起躲得起,干脆从卫生间出来,躲进书房。哪知道卢女士追到书房接着骂。老雷没辙,拿起本书假装看,想避避风头。
卢女士一看他这态度更来气,一把就将书桌上的书全部打到地上去。老雷也急了,抬手就给了卢女士一下。卢女士哪肯吃亏,立马就还了手。动静闹大了,邻居听见赶紧报了警。
民警来了,把他们带回了派出所。嘿,在派出所里,两个人还接着吵,谁也不让谁。民警劝了半个小时没用,只好先把他们分开,让各自冷静。
民警给老雷做完笔录,才轮到给卢女士做。
问了她基本情况,又问当天怎么回事,家里有没有监控,还有谁在场。
卢女士说:“我手机录了像!还有我女儿当时也在。”
民警仔仔细细记下来,受理了此案。
笔录中两人的说法有些地方对不上。
问女儿,女儿却说没看见爸妈动手。
民警问老雷和卢女士,你们是夫妻,如何处理?两人都挺硬气,“依法处理!”
民警让他们先回家,都冷静冷静,说调查清楚再处理。
事发后第18天,负责该段的刘警官通知他们到派出所签调解协议,问卢女士有啥诉求。
她说:“我原谅他了,我们互相都不追究责任了。但他必须给我道歉!”
刘警官转头问老雷:“老雷,你呢?
”老雷倒也干脆:“她怎么说,就怎么说,我听她的,给她道歉就是。”
民警就开始出具解书。卢女士一看,上面写着“某月某日,雷先生和卢女士因家庭纠纷,互相发生抓扯,雷先生打了卢女士,卢女士还手打了雷先生”。
老雷立马不干了:“刘警官,不对!我没打她!”他站起来,比划着当时的动作,“我就这样,这算打吗,刘警官?那天我心里很气,但我忍住了,没真打!只是拍了她一下。她还是我老婆,我能真打她吗?”
“那该用啥词形容呢?”刘警官问,“是‘推’吗?”
“也不是推,刘警官。”老雷摇头。
“那就是‘搡’了一下?”刘警官试着问。
“对!就是搡了她一下,没打!”老雷觉得这个词合适。
“不对!就是打!”卢女士立刻反驳。
得,两人又为这一个“打”字还是“搡”字杠上了,又翻起十几年的旧账。
刘警官赶紧打断:“停停停!咱今天不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就说眼前这事儿。过去就过去了,得往前看!”
刘警官想了想,问:“那用个‘推’字,行不行?”
“不行!他打了,不是推!”卢女士很坚持。
刘警官灵机一动:“那用‘拍’字怎么样?雷先生当时是不是拍了一下?”
“嗯,这个可以。”卢女士想了想,勉强接受了。
“老雷,你呢?用‘拍’字行吗?”刘警官问。
“行,可以。”老雷也点头了。
看两人总算在这个“拍”字上达成一致,刘警官松了口气。
签好字,送他们出门时,刘警官笑着送上祝福:“好了,回去吧。愿你们以后日子过得幸福。过日子可以较真,但别跟家里人太较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