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蜀风 > 宗教知识 >
【宗教知识】中国伊斯兰教汉文碑铭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4-03-13 09:00:00 】 【 来源:中国反邪教网

  中国伊斯兰教汉文碑铭,是汉文伊斯兰教著述的重要内容。这些碑铭将伊斯兰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反映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成果。

  

  以下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碑铭。

  

  定州重建礼拜寺记。中山府安喜(今河北定县)县尹兼管诸军奥鲁杨受益撰文并书丹。作于元至正八年(1348)。现存河北定县定州礼拜寺内。疑系明代重修寺时的重刻。碑刻中有对伊斯兰教与儒、释、道的宗教比较;关于伊斯兰教在认主、五功等根本教义和奉正朔、躬庸租、明五伦等基本尊行方面与儒家“无所异”的叙述。此碑记为现可证实的中国伊斯兰教最早汉文碑文,是伊斯兰教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最早文献之一。

  

  西安创建清真寺碑记。题“赐进士及第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王珙撰篆”,“天宝元年(742)岁次壬午仲秋吉日立”。现存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碑文的主要内容讲西域圣人穆罕默德与中国圣人孔子“心一而道同,斯百世相感而不惑”;事天之道,不越乎吾心之敬而已,与尧、汤、文、孔之道大略相同;清真寺为礼拜敬天、祝延圣寿之地。该碑显系明人伪作。

  

  大名南关小东街礼拜寺碑记。明正德十四年(1519)大名知府金贤应当地穆斯林名人杨济民之请撰写。现存在河北大名县小东街礼拜寺内。内容以敬天、顺天、事天和遏恶扬善、清心寡欲、礼以崇教、教以实德等儒家思想,解释伊斯兰教教义、教理、礼仪的宗旨和修建礼拜寺的目的。

  

  来复铭。济南清真南大寺世袭掌教陈思撰,明嘉靖七年(1528)刻石。立于山东济南清真南大寺内。碑文以无极、太极、两仪、五行等宋明理学概念概述伊斯兰教以认主为宗旨、敬事为功夫、归真复命为究竟的基本教理。即一述天、道、理、器、心、性等的关系;二述通过存心性、慎修身、主敬、穷理等手段复天性、体正道、认造物主。为掌教撰写的最早汉文教义作品,也是伊斯兰教在中国“附儒以行”的较早尝试。

  

  泉州重修清净寺碑记。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儒林门人李光缙、宗谦甫合撰。现存福建泉州清净寺。碑记中用天、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十二月、二十四气等易学概念对清净寺建筑风格予以陈述。

  

  真教寺碑记。清康熙九年(1670)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奉命典试河南大主考丁彭撰记。是为浙江杭州真教寺(今凤凰寺)作。碑记中讲天、地、人实秉“一真之气”而有,伊斯兰教实奉“一真” 以为教,“一真”乃伊斯兰教之真源;伊斯兰教通过五时之拜、主麻、斋戒摄心于日、月、岁,在穆斯林心性中保养一真之气;伊斯兰教在祝国祐民、君臣父子等方面与尧舜周公孔子遗书无异,而与佛老大相径庭等。

  

  俭可养廉碑。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保定工巡局即补道吴某立。现存河北省保定市清真西寺。原为当地清真寺掌教和乡老族长等为提倡节俭办婚事公定并刊发遵守的《章程》。碑文讲婚姻之道贵在礼节周全、不贵彩币丰成的道理;公定章程并重为申禁的理由;关于聘礼、婚礼的具体规定;不遵此章如何具体处罚;贵财聘的危害和俭可养廉的道理(“一俭既立,百弊悉除”)等,体现了中国穆斯林的节俭传统。

  

  (摘编自金宜久主编:《伊斯兰教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编辑:刘治深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