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遂宁 >
开启治安防控“效率革命”——大英公安打造“2+5+2”联勤警务体系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3-14 11:53:07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治安防控工作的新需求,大英县公安局以“实用、亲民、主防”为核心理念,革新打造“2+5+2”联勤警务体系,推动城区治安管理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型升级。通过重塑基层组织架构、优化勤务流程、强化多元治理等方式,妥善高效处置各类警情。


  

  运行以来,警务站快速处置多起矛盾纠纷、群众求助、街面盗窃等案事件,实现警情响应明显提速、街面治安明显向好、群众安全感明显攀升,让群众在对公安工作新需求新期盼中迅速感受到“大英公安效率”。

  

  架构创新,重组“资源配置”提升防控网格效率

  

  以系统性思维统筹城区治安资源,打破警种壁垒、优化职能分工,形成“派出所+警务中心+联勤警务站”三级联动的治理架构。

  

  “2”所协同,夯实基础防线


  

  大英县城区两个派出所作为治安管理主体负责各自辖区内违法犯罪类警情处置及案件办理,协助开展维稳处突工作。通过“两队一室”运行模式,辖区警务中心协助联勤警务站做好接处警工作。

  

  “5”心联动,织密防控网格



  

  城区5个警务中心按片区划分,采用1+2+2+N的人员架构模式,承担情报研判、重点区域管控和应急指挥职能,形成“信息互通、勤务互补”的协作机制。

  

  “2”站支撑,延伸服务触角

  

  大英县城区郪江中路、坝子巷联勤警务站作为前沿阵地,由110指挥中心直接下达指令,接处前面2个派出所案事件处置区域以外的县城建成区的所有警情,构建“1分钟响应、3分钟到达、5分钟处置”的快速反应圈。

  

  机制创新,打破“警力壁垒”提升勤务运行效率

  

  通过新的警力配置策略,实现警力资源最大化利用,推动指挥中心+派出所+联勤警务站的动态化勤务运转模式。

  

  “2+N”警力互补机制

 

image.png

 

  “2”即特警、派出所,“N”即局机关警种轮值民辅警、事业人员每月动态补充。由特警大队民警分别任2个警务站站长,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形成“机关+基层”警力互补机制。

  

  “三班两运转”勤务机制

  

  将警力分为3组,每日上勤警力4警8辅。白天,以大英县城区郪江中路联勤警务站为主要驻点,坝子巷联勤警务站每日按应季作息时间在岗在勤。21点后,郪江中路联勤警务站的执勤警力转移到坝子巷联勤警务站,进行通宵备勤值守接处警。辖区派出所要协助联勤警务站共同出警,确保高峰时段见警率、夜间防控覆盖率“双达标”。

  

  “动态运行”指挥机制

  

  指挥中心+警务站+派出所三方联动开展接处警工作。由110指挥中心统一下达指令,直接将警情指派给警情所在的派出所辖区或者联勤警务站辖区。

  

  社会共治,推动“多元参与”提升治理末梢效率

  

  坚持“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理念,发挥派出所、警务中心、联勤警务站的基层力量,构建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

  

  聘请“社区”评理员

  

  “凉亭警务中心”积极发展群防群治力量,立足公安执法和服务职能,充分发挥社区“乡贤”优势,在辖区聘请2名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公道正派、在当地有话语权的老党员担任“评理员”,用“能人”的智慧解决“邻里事”,用“强人”的威信解决“难缠事”,用“家人”的亲情解决“群体事”。2024年来,先后成功化解了邻里间“小事”80余件,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

  

  组建“义警”巡防队


  

  组建由社区干部、网格员、民兵、志愿者、保安等社会力量共计1000余人组成的“义警”队,以社区(村)为单位,由派出所统筹,组建“义警”小分队221支。在派出所民警的带领下,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法治宣传、护校安园、应急响应、交通劝导、治安巡逻、隐患排查、反诈禁毒、社情民意和违法犯罪线索收集等工作。2024年以来,“义警”队员协助各派出所开展治安巡逻1000余次、法制宣传200余次、排查安全隐患80余处、疏导交通150余次。

  

  组建“警医”处突队

  

  “同心路警务中心”与大英县中医院以预防“个人极端案事件”为抓手,开展主动警务、预防警务,探索建立“警医联动”机制,对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指导医院选拔适龄得力、反应灵敏、业务精通的保安人员,组建应急处突队,在重点时段组织开展区域联防、整体联控、应急联动工作。

  

  2024年以来,共化解涉医纠纷5起,处理医患求助20余起,确保了医院内部伤医案件零发生,有效维护了正常医疗秩序。(大英公安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罗孝伟)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