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低空领域的安全监管成为城市管理的新课题。近日,遂宁市船山区凭借其创新的监管策略和高效的执行能力,在应对无人机“黑飞”等新技术带来的挑战中脱颖而出,为全国低空安全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低空盛宴背后的安全守护
10月28日晚,遂宁九莲州湿地公园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无人机灯光秀,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交织出荷花、宋瓷造型、遂宁与潼南地图造型“遂潼新时代·同心创未来”等醒目字样,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然而,在这光影交错的背后,船山公安特警大队的民警们正紧盯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光点,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无人机“黑飞”情况。
“报告指挥中心!发现一架未报备无人机,距离表演现场不足500米,请求巡逻警力前往劝离!”随着对讲机中传来的紧急呼叫,巡逻警力迅速响应,成功劝离了违规无人机,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幕,只是船山公安应对无人机“黑飞”挑战的一个缩影。
多层次防护体系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日益严峻的无人机安全监管形势,船山公安创新采用了“固定式基站+便携式设备+巡逻警力”的分层防护体系,对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核心区域实施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监控。该体系实现了从“预警-识别-处置”的全流程管控,有效遏制了“黑飞”无人机对公共安全的威胁。

“我们的反制设备随时待命,一旦发现违规飞行,立即采取措施。”船山公安特警大队无人机反制中队中队长李靖介绍道。据统计,自无人机管理反制中队成立以来,已成功查处劝导无人机违规飞行10架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有效提升了公众对无人机安全飞行的认识。
立体防控网络破解传统警务难题
警用无人机的加入,为传统地面警务插上了翅膀。船山公安利用无人机“空中视角+技术赋能”的优势,与地面警力携手构建了“空中+地面”的立体防控网络。这一模式有效解决了商圈人流密集、老城区巷道复杂等传统警务中的“盲区”与“痛点”。

在日常交通治理中,无人机凭借快速响应和视野开阔的特点,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疏导”的转变,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在人员被困、老人走失等紧急警情中,无人机也成了应急救援的“急先锋”,为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
强化队伍督导确保执行到位
为了确保无人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船山公安特警大队成立了“蜀警飞鹰”区县分队及无人机管理反制中队,对辖区内的无人机进行了全面摸排统计。中队成员不仅要参与无人机管理工作,还要兼顾地面安全巡逻等任务,确保了监管工作的无缝衔接。
“我们无人机专班工作一共有五人,任务繁重但责任重大。”李靖中队长表示。据介绍,中队自成立以来,共统计辖区单位、个人持有无人机50余架,登记飞手信息40余条,摸排分析各类飞行信息1000余条,为精准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