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通讯员来稿 >
乐至法院:“小镇法官”工作室亮点纷呈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2-11-16 17:33:00 】 【 来源:四川长安网

  11月16日,乐至县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会议由执行局局长吴国营主持,立案庭庭长罗文胜介绍了本院“小镇法官”工作室的创建思路具体举措及实践成效,并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据悉,“小镇法官”是以所在机关庭室为单位,及时组织重大风险排查分析评估,着力解决乡村振兴法治团队紧缺的难题,采取院坝调解、集中释法等非诉方式,推动上半年民事案件数受案数同比下降31.97%,取得了明显成效,亮点纷呈。


图片1.jpg


创建思路


多元解纷是解决各种纠纷的润滑剂和重要手段。2018年开始,乐至法院就积极探索如何更好的开展多元解纷工作,主动出击,与司法局建立了“7+N”便民诉讼服务工作机制,在未设立法庭的乡镇建立便民诉讼服务联络点,由法庭的工作人员负责其所辖区域的相关便民诉讼服务工作。在运行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达到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法庭工作人员人手有限,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更加丰富,乡镇的工作重心发生变化,“7+N”便民诉讼服务工作机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为进一步延伸审判触角、优化基层诉讼服务、能动助力乡村振兴,针对基层司法服务人手短缺、人员技能偏科,机关法官基层工作经验不足等问题,经本院党组决定,对便民联络“7+N”服务进行提档升级,在14个未设法庭的乡镇建立“小镇法官”工作室,由24名机关法官“驻镇联村”“定向包联”。


图片2.jpg

图为:开展法治宣传


具体举措


亮明“小镇专属服务身份”。院机关24名员额法官定向服务14个“小镇法官”工作室,在联系乡镇、社区、街道醒目位置公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等,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主动对接属地法治需求,以“小镇法官”身份主动走访对口联系乡镇的主要村社,紧密与当地党委、综治、村社联系,形成基层司法联动合力。


  制定“小镇专属服务清单”。“一呼一应答”筑无讼社区,拓宽线上预防渠道,及时向群众释法明理,将纠纷化解在诉前,助力无讼社区建设;“一周一联动”抓综合治理,每周线上线下多形式与所属乡镇调解组织、司法所等开展工作交流,分析平安建设形势、研究纠纷化解方法、指导人民调解员工作;“一月一会诊”解纷争难题,每月定时到工作室坐班办公,参与纠纷调解,开展法律政策宣传、涉农法律咨询;“一季一处方”助产业发展,每季度向对口联系乡镇领导干部了解当地法治需求,提出法治建议,征询相关意见;“一年一总结”促法官成长,每年组织一次“小镇法官”总结会,在总结中探索服务基层最优解,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保驾护航。


  制定“小镇专属评分方案”。采取“工作日志+地方评判”方式综合计分,一是“小镇法官”以日为单位记录工作日程,审管办以周为单位汇编信息专刊,形成时效性强、效率性高的工作反馈体系;二是邀请乡镇干部、地方基层政法单位、群众代表对属地“小镇法官”工作进行评价亮分,确保真实反应“小镇法官”基层工作成效。同时,将“小镇法官”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作为员额法官晋级晋职重要指标,通过考核发现问题、查找差距,进一步强化“小镇大法官”基层基础建设。


图片3.jpg

图为:案件调解


实践成效


乐至法院14个“小镇法官”工作室已全部投入运行,24名机关员额法官已完成14个联系乡镇走访,通过院坝调解、集中释法等方式非诉化解涉土地流转、赡养、劳务合同等纠纷167件,以非诉方式挽回群众经济损失60余万元,推动上半年民事案件数同比下降31.97%,实现诉源治理阶段性目标;结合走访、调解反应的问题实质,与属地党委政府、综治等部门召开座谈16次,针对性制发司法建议2件,将保障群众切身利益与加强基层法治相结合,在“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中护航乡村振兴大局建设。


  一镇一特色建“小镇品牌”。结合乐至“陈毅故里”“绿色桑都”等特色品牌,在故居及涉蚕桑乡镇创建“小镇法官”示范工作室,紧扣党委政府发展规划、紧切群众司法需求,由“小镇法官”牵头组建“乐.青”法治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故居5A级景区打造”普法宣传2场,为景区扩建房屋征收提供法律建议1次;针对蚕桑基地土地流转及春蚕养殖、售卖等设立“绿色桑都产业发展纠纷调解室”开展巡回审判7场;为高寺镇“秋千王国”项目建设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化解项目合同纠纷,帮助项目尽早竣工营运,为乡村旅游发展保驾护航;为东山镇打造的“中国桑都”产业园大学生创业者修复个人征信,优化融资环境提供法律服务等,在品牌创建、服务大局中提升为群众办实事实践能力。


  一人一团队解“小镇难题”。充分发挥司法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作用,“小镇法官”以所在机关庭室为单位,及时组织排查分析评估,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重大纠纷预警、处置建议,防止矛盾激化,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法治团队紧缺的难题。成功化解劳动镇旧居村等5个村组与闲宁旅游开发公司土地承包经营合同纠纷系列案,为150余农户挽回经济损失62.73余万元。坚持抓早抓小化解纠纷,通过院坝调解、集中释法等方式非诉化解涉土地流转、赡养、婚姻等纠纷167件,定点受理集中咨询19场次、提供法律咨询及专业解答320余条,推动上半年民事案件受案数同比下降5.78%,实现诉源治理阶段性目标。


1.jpg

图为:巡回审判


  一季一行动优“小镇治理”。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服务乡村振兴,始终让法官有影、法治有声,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组织开展“法润蓓蕾”计划,为5名离异家庭儿童实施生活帮扶、心理干预,融合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力量护航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深入24家涉案民营企业,以“望、闻、问、切”四步法精准对诊企业“急、难、愁、盼”,提供专项“法治体检”、反馈规避法律风险建议18条,营造法治化、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农旅发展、惠民政策,开展春耕“大走访”、赠送法治大礼包活动3场,为脱贫村甘家店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先予执行涉报国寺村360余户安置房建设项目及良安镇大宗油料生产基地项目涉案土地,全力优化小镇治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罗文胜表示,目前从运行的效果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得到了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为此,我们对小镇法官工作室充满了信心,并坚定了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紧贴“延伸审判触角、优化基层诉讼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三个要点开展小镇法官工作室各项工作,积极向党委政府献言献策,主动作为,能动司法,加大巡回审判力度,特别是涉民生案件的巡回审判力度,加强督促检查,搞好年终总结,提升小镇法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将小镇法官工作室各项工作走深走实,让党委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吴杰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吴显云)


编辑:罗紫璇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