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雅安市芦山县法院以植树节为契机,结合法治副校长讲好“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邀请芦山县龙门晨阳希望学校学生30余人入驻芦山法院太阳花法治研学营,将法治课堂搬进法庭、搬进田间地头,为学生们带来一场不一样的法治体验之旅。
法徽映童心:法庭开放零距离
活动开始,在“法官伯伯”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芦山法院龙门法庭,依次参观了法庭安检室、调解室、审判庭等场所,了解了法庭的基本情况、工作流程及司法职能。
在审判庭,“法官伯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介绍了法庭设置、审判流程、职能布局等,还介绍了国徽、法徽、法槌的含义,并组织学生们扮演审判人员、书记员、当事人等角色,亲身体验司法的公正与威严,感受公平正义的法治力量。
绿意伴成长:共植法治生态林
植树活动现场,在听完“法官阿姨”讲解植树节的由来、爱护树木等环保知识后,学生们在老师和法院干警带领下,分工协作,挖坑、扶苗、填土,有条不紊地完成植树各个工序,合力种下的海棠树苗迎风而立,孕育着勃勃生机,焕发绿色希望。随后学生们将自己亲手书写的愿望卡挂在树苗上,卡片上描绘着学生们心中的绿色家园,并写下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育人新机制:多维联动显成效
此次活动实现三个创新突破。
教育场景的延伸。以院校法治共建机制为纽带,对“法院开放日”“开学第一课”“法治护苗”等多个法治主题活动进行有效融合,突破思维茧房,将课堂搬到法堂,将知识搬进现实。
教育资源的活化。通过“实地、实物、实操”的“沉浸式”法治教育,将传统法治教育融入到实践中,在实地开展法治科普,以实物活化法治案例,用实操掌握法治知识。
社会力量的聚合。“法官+教师+警察+园丁+N”多层面科普力量的参与,将法治课立体化、具象化,彻底摆脱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普法,让生动形象的法治环保知识根植于学生心中,为生态环境保护源源不断的注入新活力。
杨永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