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雅安 >
“数字”赋能 勾勒司法为民新画卷 ——天全县法院信息化建设助推审判工作现代化纪实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9-17 12:01:41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m_7e4513c08daa2fdf813985684a0993eb.jpg


调解员利用“AI调解助手”开展在线调解 天全县法院供图

  

  “准确把握数字法院建设的重要意义,以问题导向明确数字法院建设方向……”今年3月,雅安数字法院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天全县法院召开,吹响了雅安法院全面深化数字法院建设的号角。

  

  近年来,天全县法院主动融入数字化发展空间,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目标,将“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数字正义”从蓝图转化为“数”助便民、“数”助办案、“数”助治理的生动实践,以“数字”为笔勾勒司法为民新图景。

  

  数字赋能

  

  打造诉讼服务体系“新生态”

  

  “现在的法院,真智能!”在天全县法院“24小时自助法院”,首次打官司的当事人李某某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按智能语音播报指引,仅用10分钟就通过服务终端完成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立案操作。

  

  今年,天全县法院升级了“自助法院”功能矩阵,在终端、云柜等设备基础上,新增AI法律咨询、文书编写、语音识别等智能模块,全面满足当事人诉讼风险评估、法律文书代拟、证据材料递交等不同需求,累计为当事人提供智能咨询83人次,代拟文书50份,自助立案24件,建立起涵盖立案、交退费、调解、送达、保全、事项申请等为一体的线上诉讼服务网络,做实为人民司法。

  

  “调解员,我收到短信了,很有道理,我同意和对方协商解决,但是,我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好,麻烦你跟对方说一下,能不能多分几期?”日前,一则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AI调解助手”发送的短信,让坚持拒绝调解的张某态度有了缓和,僵持多日的纠纷有了转圜的可能。“这就对了,调解对大家都好,我马上跟对方联系。”天全县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陈林英赶忙回复当事人张某。

  

  “有了提效工具后,我再也不需要自己记录调解笔录了,内置的AI调解助手可以语音识别后进行文字转写,并根据通话内容精准提炼通话要点。”提到调解助手对自己工作模式的改变,陈林英难掩惊喜之色,“跟以前相比,工作量减少了,调解质效明显提高了。”

  

  据了解,“调解助手”是天全县法院对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功能的辅助和延伸。在调解中,“调解助手”可以融合调解心理学策略和调解技巧,为当事人量身定制劝导话术,缓解当事人对立情绪,提升调解成功率。得益于此,今年以来,天全县法院调解案件平均耗时较传统调解缩短50%,调解成功率提升至59.2%。从“耐心听、细心调”到“数据跑、云端解”,天全县法院的调解工作既保留着东方之花“以和为贵”的文化基因,又闪耀着“数字正义”的创新光芒。

  

  早在2021年,天全县法院便明确数字化改革发展方向,系统推进数字法院建设,陆续设立集约送达中心、执行事务中心、诉讼材料管理中心等,加强电子签名板、高清扫描仪、材料中转柜等硬件设施配备,启用电子签章系统,实现电子文件在线生成和在线审批、归档,整体归档纸质材料占比仅7.36%,电子送达案件6814件,平均送达耗时仅0.56天,电子送达率高达95.88%,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百万余元。

  

  数字驱动

  

  探索审判执行模式“新变革”

  

  “审判长,我要求被告当庭出示这份合同的原件。”

  

  “法官,我刚刚已经通过‘云晤’小程序拍照上传了。”

  

  “书记员,请逐页在线展示合同内容,由原告发表质证意见。”

  

  ……在天全县法院始阳法庭数智互联网融合法庭内,一场远程建设施工合同纠纷庭审正在进行。相同的开庭场景,在天全县法院机关和派出人民法庭内随处可见。目前,天全县法院已完成所有审判法庭互联网化改造。

  

  “数智互联网融合法庭打通了法院内外网的数据接口,当事人基本信息、开庭排期等案件数据和证据材料能够自动提取到互联网庭审平台,庭审笔录和庭审视频也可以回传到办案系统,同时,满足开庭期间在线阅卷、证据在线展示、笔录在线签名等需要。而且,有了语音转写,书记员可以不出庭了。”始阳法庭庭长苏宝淋欣喜地说。案件开庭审理后,她使用“一张网”系统中嵌入的“审理辅助”功能,基于开庭固化的当事人诉辩意见及争议焦点,辅助形成裁判文书,“事实认定”“本院认为”等各项分段内容也支持出处溯源展示。同时,系统会推荐相似案例,作为法官裁量参考并由法官对判项进行最终认定,最终达到为法官减负增效的目的。

  

  数字法院建设,不单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司法场景应用,更是要通过数字化改造重塑法院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治理方式、体制机制的全流程。在数字法院建设的进程中,天全县法院不断调整审判团队组建方式,完善配套制度机制,大力推进审判业务流程再造和制度规则重塑,先后推行无书记员记录庭审模式改革、审判辅助事务集中剥离、电子诉讼卷宗单套制归档等工作。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实践,2024年底,天全县法院各项审判质效指标稳步提升,平均结案时间为31.62天,纠纷在院时间为178.2天,上诉案件平均流转时间为28.78天,多项工作走在全省法院系统前列,实现从开发建设到系统重塑再到效能提升的跨越。

  

  面对人民群众对执行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如何解决执行收案压力大的问题,并快速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天全县法院党组反复研判,不断调整数字法院建设整体规划,结合“执源治理”和执行规范化工作要求,探索实施“执前督促”工作模式,最终,“法小天”全域智慧大脑执行督促系统于2024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

  

  “‘法小天’系统平台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打通了语音电话、短信平台、即时通讯软件的能力通道。我们针对已生效履行期限未届满、履行期限已届满未申请执行、已申请执行未立案3种不同案件类型,在系统内完成督促策略配置。”天全县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石丽敏介绍,“线上,由智能语音系统定时发送督促短信和拨打督促电话,实现智能问答,同时,可对通话过程进行录音、转写和摘要。线下,由工作人员对智能语音内容进行跟踪、复听,适时进行人工电话干预,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叠加督促效果。”

  

  截至目前,“法小天”已发送督促短信38725条,拨打AI语音电话6410人次,督促成功361件,在执行前为胜诉权益人兑现案款2384.5万元。今年1月13日在厦门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法研杯”颁奖典礼暨数智司法创新峰会上,“法小天”全域智慧大脑斩获法律大模型创新应用一等奖。

  

  数字协同

  

  融入基层治理解纷“新网络”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全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天全县法院依托数字法院建设成果,积极参与、支持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从立案到拿判决书,在综治中心一个地方就都办理好了!”说起在综治中心的办事经历,周女士连连称赞。此前,周女士因未收到货款,来到天全县综治中心咨询。在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周女士通过在线调解与外地的买方协商,但对方以货物存在瑕疵为由拒绝付款,且态度强硬。天全县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干警当即引导周女士走“调审衔接”通道,现场指导她完成要素式起诉状并在线提交立案材料。法官当日线上审查立案,10天后组织在线庭审,次日便向当事人电子送达判决书。

  

  这样的“一站式”服务,源于天全县法院对在线解纷流程的全链条优化:在县综治中心设立“在线调解室”,同时,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人民法院电子送达”等平台,建立“调解—确认—送达—履行”闭环保障机制。今年以来,天全县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已在县综治中心化解各类纠纷60余起,有效减轻当事人解纷成本,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家门口”的高效解纷,正是天全县法院深度融入县综治中心“15分钟解纷服务圈”和“一案一码”全流程管理机制的生动体现。

  

  此外,天全县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在多元解纷工作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推动天全县新成立调解组织5家,落实指导调解法定职能,每年常态化会同司法行政部门开展调解培训工作。同时,依托始阳、小河2个派出人民法庭建设,在乡镇、社区设立10个诉讼服务站和3个巡回审判点,13名法官常态化下沉一线,织密“庭、站、点、员”四级服务网络。设立5G“石榴籽”调解室、“远程参审室”,将解纷能力延伸到纠纷高发的乡镇和社区,联合基层组织开展调解60余次,在线指导化解纠纷20余起。

  

  “数字法院+数字统战”工作模式也在同步发力。天全县法院与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等多部门签署《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备忘录》,联合开展企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形成“企业讲需、统战讲策、工商联讲理、法官讲法”的多元解纷格局,变“单打独斗”为“组团打怪”。“法治化营商环境联系点”则是天全县法院将数字法院建设与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相结合后所做的新尝试。

  

  “明白了,我们之后会重点关注这方面的法律风险,签订书面合同时认真审查。”在某企业“法治化营商环境联系点”,该企业负责人频频点头。屏幕另一端,法官韩鹏正通过视频连线为其解答法律风险防控要点。2024年,天全县法院建立“产业链+司法服务”机制,通过联系点开展线上“订单式”普法、“法治体检”等活动,畅通企业诉求反映渠道。今年6月,该院全面启动“雅法安商—‘法小天’·全为你来”法治护航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将司法保障嵌入县域经济脉络。

  

  在以数字赋能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浪潮中,天全县法院步履坚实。“我们将以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司法审判工作的稳慎融合,强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辅助办案、事务集约化、便民诉讼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效能,打造安全可靠、协同高效、普惠便捷的数字法院司法生态。”天全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卫春的话语掷地有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