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雅安 >
汉源检察:全链条打击非法捕捞,守护长江上游生态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10-15 17:11:24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我认罪,愿意承担赔偿责任,也会参与河道巡护来弥补过错。”2025年5月30日,在雅安市汉源县检察院检察官的见证下,汉源法院对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席某甲等5人在庭审现场低头忏悔。

  

  该案涉案渔获达809.55公斤、造成数十万元的生态损失,对此,汉源县检察院对席某甲等5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这不仅是汉源县检察院聚焦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全链条打击非法捕捞的典型案例,也是该院保护长江支流大渡河上游重要区域——汉源湖生态安全、流域平衡的实际行动……


图片8.jpg

  

  放流现场由汉源检察等多部门实行全过程监督

  

  大数据精准监督

  

  深挖线索揭开非法网络

  

  2024年,汉源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依托大数据监督平台开展专项排查时,一组“低价收购+跨区流通”的异常数据进入办案视野——汉源湖周边渔获物以远低于市场价(5元/公斤,市场价30元/公斤)的价格流向成都水产市场,且交易时间集中在凌晨、运输轨迹隐蔽。“从价格和交易时间来看,这明显不符合正常水产流通规律,背后大概率藏着非法捕捞产业链。”办案检察官介绍到,凭借敏锐的监督嗅觉,检察院立即组建专项办案组深挖线索。

  

  经层层溯源,一个涉及“捕捞-运输-销售”的完整犯罪网络逐渐清晰:席某甲、刘某甲、席某乙长期在汉源湖禁捕水域,使用拦河网、三层刺网等禁用渔具,趁夜色驾驶皮划艇非法捕鱼;余某某、刘某乙则明知渔获物来源非法,仍多次低价收购并转卖牟利。

  

  发现线索后,汉源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及时提前介入,指导公安机关侦查,提出取证意见。“我们明确要求调取车辆GPS轨迹、银行流水、微信聊天及转账记录,就是要固定‘放风-捕捞-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分工证据,让整个犯罪链条无可抵赖。”办案检察官介绍到,同时检察院还督促汉源县农业农村局对涉案渔具、渔获物进行专业鉴定,最终确认渔具为禁用工具、渔获物为汉源湖增殖放流品种鳙鱼,为案件办理夯实了关键证据根基。

  

  跨部门协同作战

  

  斩断非法利益链条

  

  为彻底摧毁犯罪团伙,汉源检察主动牵头,联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启动“禁渔雷霆行动”,建立“信息共享、同步研判、联合布控”工作机制。2024年7月4日凌晨,在掌握席某甲等人非法捕捞后将转运渔获物的关键线索后,汉源检察指派检察官提前介入,全程监督执法过程合法性。当席某甲等人驾车途经唐家镇时,早已布控的民警成功截获,现场查获鳙鱼131尾,共计809.55公斤。

  

  案件办理中,“明知”认定是余某某、刘某乙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关键难点。对此,汉源县检察院创新采用“三阶明知认定法”成功破解了本案件的认定难题。第一步看价格,5元/公斤和市场价30元/公斤的巨大差额,足以证明交易价格异常;第二步查沟通,二人与席某甲‘避开监管’‘夜间交货’的聊天记录,直接佐证了交易的隐蔽性;第三步核时间,转账时间与捕捞时间高度重合。“这些客观事实结合起来,就能推定二人主观明知。”办案检察官介绍到。

  

  三位一体办案

  

  实现“打击+修复+治理”多重效果

  

  多年来,汉源检察坚持“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并重”,构建“引导侦查+全链条监督+生态修复”三位一体办案模式,推动案件办理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在追责环节,2024年11月8日,汉源检察以席某甲、席某乙、刘某甲犯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余某某、刘某乙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提起公诉。2025年5月30日,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席某甲获刑二年十个月,席某乙、刘某甲各获刑二年,余某某、刘某乙各获刑一年十个月(缓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三万元,五人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

  

  在生态修复方面,汉源县检察院同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引导农业农村局科学测算生态损失,要求五名被告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针对部分被告人经济困难的情况,检察院创新探索“货币赔偿+劳务代偿”模式。“允许他们通过参与河道巡护、禁渔宣传等工作折抵部分赔偿金,既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也让他们亲身参与到生态修复中,更有教育意义。”办案检察官介绍到,目前已督促被告人缴纳修复金,专项用于汉源湖鳙鱼苗增殖放流,且放流过程由检察、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监督,确保修复实效。

  

  在长效治理层面,汉源县检察院向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建立“禁渔区智能监控+水产市场溯源”双重防控体系。“我们要求水产市场落实‘来源登记+票证溯源’制度,就是要从源头阻断非法渔获物流通渠道,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办案检察官表示。

  

  多年来,汉源县检察院主动扛起检察职责,以“全链条打击、多维度治理”为核心,从线索挖掘到生态修复全程发力,用法治力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下一步,汉源县检察院将持续聚焦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以更精准的监督、更有力的举措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为汉源湖“水更清、鱼更肥”,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和地方绿色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棕贤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