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您的位置:首页 > 长安网群 > 自贡 >
全省率先建立并实体运转“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 看自贡法院如何“切实解决执行难”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9-12 11:43:09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1.jpg


  自贡全市执行工作会议召开

  

2.jpg


  当事人向自贡中院执行局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3.jpg

  

  自贡中院举行“红梅利剑—暖冬执行攻坚”集中行动启动仪式


4.jpg

  

  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宣读拘留决定


5.jpg

  

  执行干警夜间查找被执行人

  

  2024年以来,在自贡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贡全市不断深化综合治理,强化执行联动协同,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并实体运转市级层面“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创新建立要素资源盘活利用联动机制,实现执行整体质效大幅提升,执行工作大格局不断完善。

  

  自贡法院科学研判,准确把握执行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以精准执行助力打造全省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有力执行促进平安自贡、法治自贡建设,以高效执行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

  

  建立协作机制

  

  践行“信息共享,通力协作”理念

  

  2024年7月,自贡市执行工作会议召开,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与自贡市公安局签订了《全市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该协作机制践行“信息共享,通力协作”理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信息查询、临时控制被执行人、查控被执行车辆、共同打击拒执犯罪等查人找物多方面的优势,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为自贡法院执行工作提供协助,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保障当事人胜诉权益及时兑现。据统计,自该协作机制建立以来,自贡公安协助配合法院研判案件216件,采取强制措施11人,移送审查起诉10人。

  

  据自贡中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自贡中院与自贡市公安局一体联动,实现了执行警务无缝衔接。首先,建立健全公安机关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共建、共治、共享”要求,把执行警务协作机制提出的协作内容纳入相关部门职责范围,明确任务、夯实责任。自贡市公安局成立了常务副局长主管、分管局领导主抓、情指部门主导、区(县)业务警种主办、派出所主干的工作链条,实现了责任内容落实到岗、明确到人、具体到事,构建起责任明晰、履职尽责的责任体系。自贡中院成立全市执行警务协作工作专班,统筹推动全市执行警务工作一体化,督促协作机制的实质化运行。建立协调会议机制,确定专人担任联络员对接协作事宜,确保法院和公安机关之间指挥调度明确高效,沟通协调及时顺畅,工作严密规范。

  

  深化双方协作

  

  全力破解执行查人找物难题

  

  建立规范化工作流程,执行警务协作主要聚焦信息查询、车辆查扣、被执行人查找方面。

  

  法院定期将需要公安协助事项定期以协助执行通知书及相关执行文书统一移送,公安机关按要求接收并予以协助的工作流程,破除“一事一议”的工作壁垒。

  

  加强信息化系统运用,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四川省公安厅关于共建“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机制的合作协议》的指导下,在加强对被执行人身份、户籍、旅馆业住宿、机动车、出入境登记信息的网络自动查询运用的基础上,依托自贡公安“智慧盐都”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利用图像、大数据分析、三实登记、警情分析等手段,协助法院查询被执行人活动轨迹和落脚地点、车辆查找等。自执行警务协作机制建立以来,已成功查询329名被执行人居住地址、轨迹位置,查控车辆27台。

  

  互相协调配合

  

  持续加大打击拒执犯罪力度

  

  通过惩教结合化解矛盾。对需要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的被执行人,与公安机关统一送拘流程和标准,充分发挥拘留所对被执行人的谈心谈话、调解方面的作用,惩教结合,积极督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截至目前,自贡全市拘留所共成功化解矛盾50起,协调履行执行款项601.89万元。

  

  加大打击拒执犯罪力度。明确公安机关对法院移送侦查的涉嫌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及其他妨碍执行的犯罪行为,在期限内予以审查立案并移送审查起诉,持续加大打击拒执犯罪力度,对拒执行为形成威慑。截至目前,侦办拒绝执行案件11件,采取强制措施11人,移送审查起诉10人,判决10人。

  

  守护公平正义

  

  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稳步迈进

  

  自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曾学原在接受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是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切身感受。近年来,在自贡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自贡法院坚持党委领导,持续巩固“执行难”综合治理大格局。执行联动机制持续完善,办案质效稳步提升。立足执行职能,积极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司法行为,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机制改革,加快推进执行工作现代化,坚持执行工作市域一体化管理,助推执行工作不断规范化、优质化。2024年,自贡法院执行到位率62.37%,执行完毕率47%,盘活工业用地超1000亩,厂房超10万平方米,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有效运行,查控车辆、被执行人到案后自动履行人数同比均大幅上升。

  

  曾学原表示,自贡法院将继续以保障胜诉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作为执行工作重心,坚决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稳步迈进,努力推动自贡法院执行工作在更高层次实现健康发展。

  

  典型案例1

  

  公安临控协查破解“人难寻”

  

  力促执行和解获双赢

  

  李某与张某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判决生效后,张某未履行10余万元还款义务。执行中,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法院查明,张某名下无财产且行踪隐匿。办案组多方查找未果,案件执行陷入僵局。

  

  临控机制启动,精准锁定行踪。鉴于张某刻意隐匿行踪、逃避执行的行为,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法院依据《关于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若干规定》及全市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向公安机关发出协助临控被执行人请求,将张某列入临控人员名单,依托公安大数据系统实施动态布控。

  

  公安机关通过技术手段发现张某在某小区内的活动轨迹,立即启动联动响应机制,同步将线索推送至执行法院。自贡市自流井区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迅速调度4名干警组成行动组,在30分钟内抵达目标地点,成功控制张某并依法传唤其至法院。

  

  执行法官对张某规避执行行为进行训诫,告知其拒不履行将面临司法拘留、移送拒执罪等法律后果;同时,组织双方协商,释明分期履行方案对缓解债务压力的积极作用。经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分期履行协议,现正依约按期履行。

  

  典型意义

  

  精准破解人难找。依托公安大数据临控系统快速定位故意隐匿行踪的被执行人,填补了传统查控盲区,通过“法院+公安”临控协作模式,高效破解了被执行人故意隐匿行踪的难题,为查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提供了可复制的操作路径,凸显了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的制度优势。刚性威慑促履行。“分钟级”实施强制传唤彰显司法权威,有效维护当事人胜诉权益。善意文明执行优环境。在依法采取强制控制措施形成震慑的同时,给予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的机会,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实现债务清偿与生存发展双赢,为小标的涉民生案件执行提供了范例。

  

  典型案例2

  

  实体化运行协作机制

  

  “本地+跨域”打破执行信息壁垒

  

  何某真与周某峰买卖合同纠纷案中,周某峰欠何某真15000元及利息。因周某峰未按法院生效判决履行义务,何某真于2024年7月23日向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依法立案执行。

  

  为打破执行僵局,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启动与公安机关的联动协作机制。执行干警整理周某峰的身份信息、照片等材料,提交至自贡市公安局贡井区分局,请求协助查找其下落。民警通过公安大数据平台对周某峰的活动轨迹进行分析定位,发现其近期多次在成都市火车南站周边出现,行踪较为稳定。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立即组建执行专班赶赴成都。

  

  抵达成都后,执行干警第一时间前往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出示工作证件、执行公务证及协助执行函等相关法律文书。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通过流动人口管理系统锁定周某峰在火车南站附近某小区的租住信息。为确保信息准确,执行干警与民警前往该小区物业核实,确认周某峰近3个月确实在此居住。

  

  于是,执行干警与公安民警联合行动,前往该小区开展查找工作。找到周某峰后,执行干警当场出示拘传证,依法对其采取拘传措施。2024年11月28日,在成都警方的协助下,执行干警将周某峰顺利押解回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回到法院后,鉴于周某峰拒不履行义务且拒不申报财产的行为已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之规定,决定对周某峰采取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并将其送往拘留所执行。

  

  拘留期间,经过拘留所的谈心谈话和督促,周某峰认识到自身错误,表达了认错悔错的态度。法院组织双方协商,周某峰提出了分期履行方案,何某真表示同意,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

  

  典型意义

  

  本案是自贡市贡井区人民法院实体化运行“执行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运用科技手段破解异地“人难找”执行难题的典型案例。“法院+公安”“本地+跨域”协作,打破执行信息壁垒。自贡公安机关运用大数据精准锁定周某峰的活动轨迹,避免盲目查找,为查找异地“失联”被执行人案件提供可操作路径。案件执行中,法院对拒不履行、拒不申报财产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拘留措施,彰显了司法权威和打击规避执行行为的坚定决心。同时,在拘留所开展谈心谈话等惩教结合的措施下,被执行人真诚悔错、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后,法院依法提前解除拘留,体现了司法人文关怀,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自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文/图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郭雨迪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