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攀西监狱以教育改造助力临释罪犯更好回归社会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4-15 11:30:06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攀西监狱以教育改造助力临释罪犯更好回归社会


高墙内,“春雨”润新生


  四月的攀西监狱内,一场以“重塑人生”为使命的教育实践正如润物春雨,悄然滋养着“特殊学员”的心田。近年来,攀西监狱创新构建“技能+心理+法治”三维教育体系,让罪犯带着技能证书、健康心态和法治信仰重返社会。

  

  技能培训为新生提升“底气”

  

  “AI客服能处理70%的常规咨询”“短视频要抓住黄金3秒法则”……在监狱SYB创业培训课堂,培训师将最前沿的互联网营销知识融入课程,30名学员正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学习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营销模式知识、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凉山州和润瑞丰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负责人介绍,课程已覆盖电商运营、智能制造等6个新兴领域,近12年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上百人,其中多人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从互联网营销到人工智能应用学习,监狱为我们安排的学习资源真的很前沿。”因计算机网络犯罪入狱的李某,如今已能熟练操作AI应用技能。据监狱教育改造科科长介绍,通过与地方人社部门共建“临释罪犯技能认证体系”,确保了监狱每项培训都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心理疗愈让心灵破茧成蝶

  

  团体咨询室里,62名即将参加自考的罪犯在心理咨询师引导下,通过“真相催眠疗法”完成心灵解压。“想象考试卷像春天的溪水般清澈……”随着轻柔的引导语,长期焦虑的王某进入冥想之中。近年来,攀西监狱创新引入正念认知疗法、沙盘治疗等9种心理干预技术,建立“入监评估-中期矫治-出监巩固”全周期心理服务体系。

  

  “过去总觉得自己是社会的废品,现在明白伤疤也能开出花朵。”曾因重度抑郁多次自伤的王某,在心理剧治疗中扮演“十年后的自己”后重拾希望。攀西监狱数据显示,经过系统心理矫治的罪犯,出狱后三年内再犯罪率有所下降。

  

  从“社会之痛”到“技术之星”

  

  高墙外,某公司技能大赛现场,左某佩戴上“优秀班组长”绶带。3年前,刑满释放的左某靠着在监狱学会的技术顺利回归社会,现在已是200人团队的管理人员。他不仅带领企业技术团队攻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精加工难题,更主动用自身经历劝诫身边人悬崖勒马。

  

  在攀西监狱,这样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故事不断上演:不少罪犯在狱期间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获得凉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刑满释放后顺利找到工作并开始新生活。近5年来,该监狱刑满释放人员就业率显著提升。

  

  “当刑满释放人员带着技能与希望走向新生,曾经迷失的灵魂也能在社会舞台上绽放光彩。”攀西监狱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监狱将进一步用心用情做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深化“狱地协作”“狱校合作”机制,构建涵盖刑满释放人员就业跟踪、创业扶持、心理支持的“社会再融入”生态链,用法治的温度融化坚冰,以教育的星火照亮归途,让更多“重生者”成为法治社会的建设者。

  

  付航 刘蔚蓝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 唐万贵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