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细雨润苗清明时 携手护航助成长——川中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亲情帮教活动侧记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5-04-08 10:37:33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春雨初歇,新泥泛着清香,一场以“破茧当趁春风暖,雏燕啼春盼早归”为主题的暖心行动在川中监狱展开。长期以来,川中监狱切实践行“以帮带教,以教促改”理念,致力于“以文化人”,通过帮扶有特殊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促进服刑人员改造、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取得良好效果。4月3日至4日,2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在监狱、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及民盟“黄丝带”团队的共同守护下,踏上为期两天的成长疗愈之旅。


  历史传承到艺术疗愈


  4月2日,孩子们在张澜纪念馆开启了一场“寻根之旅”。清晨的暖阳为张澜先生的铜像渡上了一层金辉,孩子们整齐列队,垂手鞠躬,稚嫩的目光与历史对望,如新芽向岁月深处的苍松致意。张澜先生一生为民,两袖清风,对子女既关心又严格,1949年12月,他在给重庆的长子张乔啬的家书中写到:“要谦虚,不可矜娇,自以为是;要谨慎,不可粗心大意,随便行动;要勤劳,不可偷闲倦怠;要节俭,不可奢侈浪费。”解说员以张澜家书为引,讲述着张澜先生与子女间的故事,让孩子们慢慢感受“家风正则后代正”的深意。南充市关工委、民盟南充市委会负责人在纪念馆现场同孩子们温暖对话,在真挚互动中传递关怀。


  午后,南充市高坪区美术馆内一场以“丝带系牵挂,心语给希望”为主题的艺术疗愈悄然进行。在川中监狱深蓝志愿者民警、民盟“黄丝带”志愿者的共同陪伴下,孩子们通过“你画我猜”、填涂色卡等游戏打开心扉。活动结尾时,大家将黄丝带心愿卡系于树苗上,稚嫩的笔迹承载着期盼,而那一抹黄也将把一份份真挚的情感带到他们父亲身边。民盟南充市委会副主委吴薇表示:“对有特殊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关心、关爱,能不断提升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教育帮扶和教育矫治效果,是深入开展黄丝带帮教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共同推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高墙内外的对视与和解


  4月4日,孩子们走进监狱监管区,与想象中冰冷铁窗不同,整齐的监舍、栽满蔬果的农业基地让他们驻足。在川中监狱、南充市关工委联合举办的亲情帮教会现场,服刑人员用原创歌曲、诗朗诵表达出对孩子的思念,以自身感悟为主题,说出久藏于心底的话,字字含泪,道尽悔悟与牵挂,其中一位孩子在朗读信件时的那句“爸爸,我等你回家”让正在服刑的父亲掩面而泣,引发全场动容。更令人感动的是,服刑的父亲们向家人赠送了自己用辛勤劳动换来的礼物,而孩子们也纷纷将自己亲手绘制的图画递到父亲的手中。川中监狱教育改造科民警张凤君表示,此次亲情帮教是一次跨越高墙的情感共振,不仅修复了亲子关系裂痕,还激发了服刑人员重塑新生的内生动力,让服刑人员在亲情反哺中重拾为父之责、为人之本,真正实现“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统一。


  从物质帮扶到精神重塑


  在此次亲情帮教活动中,川中监狱和南充市关工委通过传统文化浸润、心理疗愈、亲情会见等构建多维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新模式。“对有特殊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帮扶既要从物质层面又要更多地深入到精神层面,在生活上关爱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使这类青少年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南充市关工委负责人说道。


  当司法惩戒的冷峻与人性的温度在此交融,当高墙内的救赎与墙外的守望形成闭环,蜷缩的生命终会勇敢地向着光的方向生长。李知轩 陈玲澜


编辑:刘慧心
初审: 刘慧心
二审: 潘红
终审: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