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江油市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四化”超大小区治理新路径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1-09 10:21:12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一核多元”共绘“同心圆” “四化治理”提升幸福感


江油市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四化”超大小区治理新路径


image.png


1.小区对居民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image.png

  

  2.小区组织多部门在居民议事厅联动化解纠纷


image.png

  

  3.小区社工服务站服务更便民


image.png

  

  4.小区法治文化广场


image.png

  

  5.文明小区建设宣传,让居民举目可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近年来,江油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平安江油建设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超大小区社会治理新模式。

  

  基层治,天下安。今年,江油市以圣名公馆小区被确定为省级试点超大小区治理为契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主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推行“135工作法”探索“党建引领+四化”的超大小区治理新途径,实现了圣名公馆小区由“乱”到“治”的局面,破解了小区从交付初期一直存在的安全秩序、环境噪音、配套设施等难题,居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核多元 共绘基层党建“同心圆”

  

  圣名公馆小区基层社会治理以“党建引领圆”“基层治理圆”为基础,优化组织架构,提升治理水平,成立“超大小区”基层社会治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理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建工作架构,调整优化党支部班子,搭建党员学习教育、议事决策、谈心交流、党建书吧等内容于一体的党建阵地,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在江油市委政法委协调下联合公安、综合执法、住建、市场监管、司法、卫健、妇联、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小区设置四级网格、五级网格,以党员中心户为主体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党员突击队1支、党员服务队2支、党员示范岗6个,小区内31名党员“双报到”“亮身份”,切实为居民服务、解难题,带动小区居民广泛参与小区共建共治,协同推进小区治理。

  

  系统化治理 搭建“三个平台”促和谐

  

  近日,圣名公馆小区内的居民赵女士走进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十分气愤地向物管反映,近期以来楼下一楼临街的某烧烤店晚上几乎营业到天亮,食客的喝酒喧嚣声、烧烤的油烟味,严重影响了临街居民晚上的休息,希望物管与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处理,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环境。物业管理负责人在听了赵女士的诉求后,立即联系所属社区相关负责人、辖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城市综合执法部门等走进居民议事厅,组织召开座谈会,面对面听取赵女士的问题反映和诉求,交流讨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办法,现场给了赵女士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仅仅是圣名公馆小区在超大小区治理中听民声、解民意的一个小小缩影。

  

  听民心,解民意。小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着力搭建起“小区治理协商平台”“安全保障平台”“多元化调解平台”三个平台。以小区的切身实际问题为抓手,建立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和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有效解决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安全、停车、卫生、垃圾分类等问题13个。

  

  打造“心理咨询室”“邻里之声议事厅”,给居民提供一个解放自我、增进交流的平台。建立公安、消防、社区、燃气、物业的安全联运机制,定期开展小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和重大安全隐患整治,开展安全宣传,发放资料7000余份、参与住户1500人次;组织治安联合巡逻7次、消防检查7次、燃气入户检查5次,消除安全隐患18个,处置突发事件21次。

  

  圣名公馆小区还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搭建“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平台,建立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律师、警察等专业力量组成的调解人才库,发动街道职能部门、警务室和社区人员组成特邀调解员,招募小区退休党员、退休教职工、社区党员、物业党员及业主担任调解志愿者,通过普法宣教、法律咨询等直接服务居民600余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1例。

  

  智慧化治理 运用科技赋能提品质

  

  今年9月10日上午,圣名公馆小区7栋8楼一户业主家的2岁小孩,从楼上将一奶瓶朝小区内扔下,小区内的居民周女士刚好经过,只差一点就砸在她头上。周女士又气又后怕,找到物业反映了这一情况。物业通过高空抛物监控,锁定到门牌号,并上门对该户业主进行了安全警示教育,劝其做好监护工作,看管好家里的小孩,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情况,给他人生命安全带来隐患,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圣名公馆小区B区的停车位十分紧张,经常因停车引起矛盾,有车的业主到物管公司和社区要说法。社区和物管公司给业主代表解释后,呼吁大家坐下来好好协商。物业管理部门组织业主代表、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和开发商面对面座谈协商,最终达成了共识,确定落实了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

  

  上述事例,仅仅是圣名公馆小区在安保工作中抓好人防、物防、技防,充分利用物防、技防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增设监控系统。将科技保障作为参与社会治理重要任务,安装红外智能识别系统,在原有118个摄像头的基础上,增设42个高清摄像头,构建高空抛物视频监控系统,最大限度确保居民居住安全。

  

  延伸线上服务。以楼栋为单位建立业主微信群,方便政策宣传和服务需求沟通,实现服务24小时在线,零距离沟通,快速反应和需求的快速解决;以诗仙里公众号为依托,发布“双报到”活动,方便党员认领任务,实现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拓宽网络渠道。社区充分利用小区业主群开展调查研判工作,总结出小区住户的4项高频需求并及时将服务延伸到小区,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及时发现小区的各种细微矛盾并及时化解;推动物业企业发挥专业优势,树立高品质服务目标,规范前台客服、大堂管理、活动开展、垃圾运输、园林管理等具体工作流程,充分利用四川圣名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公众号,提升物业服务效率。

  

  人文化治理 运用德法浸润暖人心

  

  圣名公馆小区内的儿童很多,常发生损坏小区绿植的情况。为此,小区党支部组织党员、“双报到”党员、志愿者在小区内开展主题为“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的宣传活动。经过大家的宣传,小区内的绿化人为损坏率大大降低。

  

  今年8月17日,小区7栋1单元的部分居民向物管委反映,有住户在楼顶种菜,不仅占用公共空间影响邻居晾晒衣物,还滋生很多蚊蝇破坏了生活环境,要求物业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全面清理整治、持续维护。8月28日,小区物管公司经过前期与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共同协商后,发出具体的清理整治通知,并于9月3日至9月5日对小区内的所有楼栋楼顶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整治。

  

  以家风家训弘扬门厅文化。坚持每年开展一次优秀家庭评选,将15种类型的先进典型张榜公示,评选文明示范楼栋2栋、文明示范单元2个、文明示范户10户,实现入厅门即入家门,扩大家的维度,让家的温暖向街坊邻里蔓延,让小区住户学身边人、做身边事。

  

  以普法教育宣传法治文化。以小区中庭打造的动漫普法、法治海报、法律故事等内容的“法治文化广场”作为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治文化的重要阵地,社区联合小区党支部不定期地与街道司法所、驻地单位合作,引进优质的法律服务单位开展与居民生活相关的面对面集中式普法宣传和咨询答疑活动,引导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思想融入居民生活。

  

  以优秀传统丰富精神文化。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将《弟子规》、中华传统礼仪以标语、张贴栏等形式融入各个楼栋单元、走廊。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人”,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变成抬头可见、触手可及、心有共鸣的小区特色文化,让“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深入人心。

  

  精细化治理 构建小区共治新格局

  

  凝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温馨家园。为切实增强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主动性,提高主人翁意识,小区积极推行“支部+物业”联盟服务,凝心聚力共建共治共享温馨家园。

  

  建立四个网格全覆盖,小区划分4个党员网格责任区,每个区域有矛盾调解、法治安全、环境卫生、绿植维护、文化宣传任务。小区党员和“双报到”党员主动认领所在责任区的任务,并做好衔接、协调、对接、调处、落实等工作。

  

  实行“党员+业主”志愿服务,以党员志愿者为主导、业主志愿者为辅助,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发“假日课堂”“小手牵大手”“倾听心灵之声”“微心愿”等活动,让居民充分认识到“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都是主人翁”。

  

  自治协商,释放居民自治活力。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小区党支部党员的积极参与下,成立了物业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和楼栋长通过创建楼栋单元群、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业主反映的问题和需求,召集支委、物业、业主讨论、分析,协商出一个双方共赢的方案,公示在“民生回音墙”,切实做到“群众有问题”“组织有响应”“落实有回音”,实实在在关注和解决民生所需。

  

  秉承“业主的事业主议、业主的事业主管”的原则,小区逐渐形成“业主提议+多方商议+共同决议”的自治协商机制。制定完善了议事规则、业主公约、小区管理规约,为小区治理铺垫了法律基础,引导小区居民实现自我治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

  

  结语

  

  通过“系统化治理”“智慧化治理”“人文化治理”“精细化治理”,江油市的超大小区治理实现了“三增”,即增加了治理力量、技术手段、便民服务;促进了“三减”,即减少了案件投诉、邻里矛盾、安全隐患;实现了“三提升”,即提升了治理效能、居民参与度、群众满意度,建设成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和谐诗意小区,为超大小区治理贡献了江油智慧,提供了江油方案。

  

  赵敏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赵银熙/图


编辑:漆颖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