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平武县创新“1+N”枫桥工作法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2-15 11:15:47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党建引领 联调联动 完善机制 打造品牌


平武县创新“1+N”枫桥工作法强化基层社会治理


image.png 


 在村民家门口调处矛盾纠纷,促和谐护稳定


image.png

  

  送法进乡村,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小雪节气过后的绵阳市平武县,大山深处寒气逼人,山风凛冽。

  

  11月28日一早,驻村帮扶干部李林晓就来到了地处半山腰的帮扶户杨云蓉家里。刚一进门,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便递到了她手中,冰凉的双手紧握着茶杯,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李主任,天这么冷,你又来看望我,让我心里好过意不去哦。我现在啥都不缺了,感谢你们用心答复和解决我反映的低保等问题,感谢你把我当亲人一样关心。”平武县江油关镇帮扶户杨云蓉感激道。

  

  江油关镇位于平武县东南部,为古时龙州郡所在地,有“千年古龙州”“蜀汉江油关”美誉,是平武县第二大镇。因受多次自然灾害影响,大量群众为避险搬迁至场镇,邻里矛盾、边界纠纷以及历史遗留问题错综复杂。

  

  平武县委政法委积极主动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动江油关镇化解矛盾纠纷,切实解决遗留问题,维护一方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一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将江油关镇确定为平武县创建“枫桥式”乡镇,创新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一个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建立联动体系、完善工作机制、稳定重点群体”“N条举措”的“1+N”枫桥工作法,开创了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维护了一方社会和谐稳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法治保障。

  

  突出党建引领“枫”景创建有核心

  

  树立政治导向,强化党建引领。平武县委政法委在推进江油关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将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于“枫桥式”乡镇创建工作的全过程,要求该镇党委书记、各村党支部书记“两级核心”切实担负起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协调中心主任职责,按照《平武县“枫桥式”乡镇创建标准及考核评分细则》要求,充分发挥镇、村(社区)两级党组织在创建过程中的统筹领导作用,从强化组织引领、服务引领、基础引领三个方面,全面统筹、协调、督导各单位工作力量。

  

  关爱群众、维护群众、帮助群众,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平武县委政法委要求江油关镇党委把化解矛盾纠纷落实在每个老百姓头上。新建村村民杨云蓉曾多次就其在享受低保政策、道路修建过程中造成其损失等问题向各级信访部门反映。由于其反映问题经调查核实之后均不属实,江油关镇综治中心在镇党委的领导和牵头下,组织民政办、司法所、镇村干部主动上门,一方面耐心交流,逐一解释缘由、讲解政策,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使其切实感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关心,不仅承诺息诉息访,还积极配合镇党委、镇政府、村两委的工作,踏实安心发展家庭经济,并积极参加村上的义务劳动。

  

  建立联动体系 纠纷化解有力量

  

  今年1月11日,江油关镇居民严某贵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从古城镇方向往龙安镇方向沿247国道行驶至247国道1009公里500米处时,与道路右侧花台发生碰撞,造成严某贵和乘车人林某受伤、车辆和花台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后续的人员损伤赔偿事宜引发纠纷。江油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接到案件后,在平武县委政法委的牵头下,组织司法所、派出所、交管办及法律顾问律师展开调处,根据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判定,对双方进行相关法律解释,协商赔偿事宜,促成双方就赔偿事项达成一致意见,案件得到成功化解。

  

  为全面统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量,提升矛盾纠纷调处效率,平武县委政法委指导江油关镇从工作布局、平台建设、信息网络、调解队伍四个方面,打造江油关“枫桥式”矛盾纠纷联调联动体系。

  

  第一,形成“枫桥式”乡镇创建工作布局。强化镇综治中心(矛盾化解协调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强统筹协调作用,统筹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税务所、市场监管所、卫生院等创建“枫桥式”服务单位,各村(社区)创建“枫桥式”村(社区)群体。

  

  第二,搭建矛盾纠纷联调联动工作平台。建设以矛盾化解协调中心为主体,镇党委书记牵头负责,镇政法委员具体组织司法所、法庭、派出所、税务所、市场监管所、卫生院等单位进驻的联动工作平台;联动工作平台对上协调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司法局、县法院等多个部门单位,对下组织村社、站办所、场镇单位,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矛盾纠纷联调联动工作格局。

  

  第三,建设信息化管理工作网络。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信息系统与综治中心”“雪亮工程”“慧眼工程”“随手调”“网格e通”等融合运用。

  

  第四,充实人民调解工作队伍。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领导小组为核心,从“五老三贤”中充实调解力量,人民调解工作队伍达160余人,调解力量覆盖各领域。今年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20件,有效化解120件,化解率达100%。

  

  完善工作机制 纠纷化解有保障

  

  今年11月19日晚,江油关镇垭头坪村村民杨某财在王某清家中帮工结束后骑车回家,途中因操作不当发生翻车事故。得知情况,江油关镇综治中心立即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法律顾问律师、卫生院、镇村干部、网格员前往事故发生地,就地处理事故,调解赔偿纠纷。次日,双方就相关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及时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阻止了事态进一步发展。

  

  构建多方协同、权责明晰、运行规范、高效联动、数据共享的诉源治理工作机制,健全分层递进、衔接配合的纠纷解决体系,是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先手棋”。平武县委政法委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探索中,总结出了“六个一”调解工作机制、矛盾纠纷“三心”预防化解机制、“三本台账”矛盾纠纷管理机制、定期矛盾风险分析研判机制、矛盾纠纷协调联动机制、诉源治理工作机制等实用好用、易于推动工作、化解矛盾有力的工作指南。

  

  实施“派单调活”,唱好纠纷化解“大合唱”。江油关镇矛盾化解协调中心在县委政法委的指导下,对矛盾纠纷分类排查梳理、分流调处化解、分级递进解决。对于疑难杂症矛盾纠纷,由镇综治中心组织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税务所、市场监管所、卫生院等多方攻坚;劳务纠纷、合同纠纷、财产纠纷由司法所主攻,安全隐患、邻里纠纷、交通运输矛盾纠纷交由派出所处理,诉源治理由法庭担纲,一般矛盾纠纷由人民调解牵头组织化解。

  

  用好“主力军”,打好攻坚战,全力护平安。今年以来,江油关法庭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前置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数量,全年300余起案件中,调撤率达61.3%,服判息诉率99.6%,结案率100%,案件改发率为零,无一错案。江油关派出所针对矿山运输、九环线交通运输等领域实施治理,今年以来,排查安全隐患80余件,调解邻里纠纷、边界纠纷等50余次;江油关司法所调解劳务纠纷、合同纠纷、财产纠纷等30余件。江油关镇“两所一庭”在维护地方平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打造调解新品牌 纠纷化解有妙招

  

  江油关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服务群众零距离理念,全心全意服务留守儿童、老人,为邻里关系解忧。

  

  “心语”服务育童心。平武县委政法委指导江油关镇在南坝社区建立“心语”服务站,整合社工服务站平台,建立儿童之家,充实7名在校硕士研究生建立“硕士帮教队”,利用寒暑假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助萌”行动,促进父母与子女沟通交流,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有效降低因子女教育分歧、与子女交流沟通不足而引发的家庭矛盾。

  

  “红马甲”送温暖。组建由干部、党员、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构成的“红马甲”爱心团队,以分片区、轮流制的方式,每月开展为贫困孤寡老人提供上门帮扶活动。以细致的服务、温馨的交流,让偏远村社的留守老人感受到温暖,让远方的儿女心中少了担忧,有效减少因扶养赡养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书记龙门阵”化解邻里纠纷。平武县委政法委指导江油关镇设立“书记龙门阵”,由镇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为群众搭建一个讲理说事调解纠纷的平台,统筹民警、律师、法官、医生及当地群众中威望高的老党员、乡贤,组建团队说事,通过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现场“摆开说散”,实现邻里矛盾纠纷早化解。今年以来,“书记龙门阵”共化解矛盾纠纷23件。

  

  近年来,平武县委政法委在江油关镇创新推行“1+N”枫桥工作法,创建“枫桥式”乡镇,开创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2020年,江油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荣获“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2022年,江油关司法所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蒲鹏程 杨稚童 赵银熙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文/图


编辑:漆颖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