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嘉陵能量 南充嘉陵政法系统践行“枫桥经验”成效明显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1-02 11:10:00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image.png


  嘉陵区检察院举行首例“劳务代偿”公益修复宣告暨非法捕捞案拟不起诉公开听证


image.png

  

  嘉陵区法院深入小区巡回审理物业纠纷案件


image.png

  

  嘉陵区检察院两名分管副检察长接待信访群众 受访单位供图

  

  “感谢检察官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今后我一定做一名守法的公民!”近日,在南充市嘉陵区金凤镇金鸡沟村村委会举行的非法捕捞案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上,村民赵某得知自己不被起诉后,激动地对检察官说。这个场景仅仅是嘉陵区政法系统践行“枫桥经验”的一个缩影。

  

  六十载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枫桥经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新的使命。近年来,南充市嘉陵区政法系统不断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出了一条符合嘉陵实际的新道路,让“枫桥经验”在嘉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得到充实升华。

  

  “枫桥经验”融入法治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发展

  

  以“经济社会发展”牵引“枫桥经验”新征途,统筹“民生”和“治理”,让发展和共享成为哺育基层社会治理的沃土。

  

  2022年6月27日,嘉陵省级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法务中心揭牌成立,标志着南充首个工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落成运行。这是嘉陵区委政法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企业需求服务工业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推进“枫桥经验”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度融合的切实举措。

  

  据了解,该法务中心以服务园区企业为重点,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机制,整合区级政法各单位相应职能,设置巡回审判庭、派驻检察室、“警政企”联防联动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及综合办公室5个职能部门,履行法律咨询服务、民商事案件审理、涉公益诉讼检察、矛盾纠纷调处等职责,切实解企忧、办实事,以更有力的法治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此外,建立完善排查防控调处机制,全方位、多层面调查摸排涉及重大项目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效整合各种力量,将法律服务、调解工作引入企业服务工作,联防联调联控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及时协调处理重大产业和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坚持促进矛盾纠纷妥善解决,为重大产业和项目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嘉陵区政法系统扎实推进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完善网格精细化服务管理,推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强化党建引领,探索建设全科网格,通过“1+7+N”的模式整合多方力量“入网”,构建“1371”的问题处置全链条机制,实现群众反馈的问题跟踪到底、销号清零的工作做法。制定《南充市嘉陵区政法系统护航“十大工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16条措施》,全力营造嘉陵法治化营商环境,用政法机关的“服务指数”助力全区“经济发展指数”。截至目前,嘉陵区政法系统已与118家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120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58起。

  

  “枫桥经验”结合平安嘉陵建设

  

  助推社会稳定

  

  用“枫桥经验”挑起“平安嘉陵”建设重任,围绕“矛盾化解、平安守护、服务群众”三项重点,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嘉陵区法院建立“一站式”物业纠纷化解机制,将物业纠纷归口火花法庭集中管辖,精选审判法官,开展诉讼服务、委托委派调解工作,实现简案快调快审、类案专调专审,巧妙化解物业纠纷这一“城市病”,通过“小物业”实现“大治理”。

  

  嘉陵区检察院加强与信访、公安、法院的沟通协作,深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开展“治重化积”工作,严格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对首次信访申诉案件实行院领导包案,落实“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工作要求,累计受理信访申诉案件800余件,有效消除社会矛盾。

  

  南充市公安局嘉陵区分局建立健全“公调对接”机制,在全区7个派出所建立人民调解室,采取以24小时驻所调解员为主体、接处警民警参与、专业人士适时介入的“公调对接”模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时间”。

  

  嘉陵区司法行政系统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法指导规范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作用化解矛盾纠纷,探索总结的专业律师调解“六步六制”、化解物业纠纷“三分三导”等工作做法,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治效果明显,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特色品牌。

  

  嘉陵区政法系统加强重大矛盾纠纷统筹协调化解,启动重大矛盾纠纷攻坚破难专项行动,坚持解纷与解困相统一,聚焦重点人群、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拉网式排查重大矛盾纠纷,分领域分系统对各类重大矛盾纠纷进行妥善化解。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13685件,调解成功13605件,成功率99%,其中,随手调4245件,占31%;简易调8367件,占61%,标准调1073件,占8%。统筹力量化解重大矛盾纠纷5起,有力推进了平安嘉陵建设。

  

  “枫桥经验”牵手“科技赋能”

  

  助阵基层治理

  

  顺时而动,应势而为。以“数字引擎”拉动“枫桥经验”,通过智能化手段助力基层治理更高效、更敏捷、更精准、更有活力。

  

  嘉陵区法院升级诉讼服务,坚持“线下+线上”双向发力,改造提升“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功能更加完善的诉讼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法院”,以及全天候诉讼服务微信群、特殊群体“绿色窗口”,努力实现一站办、一次办。引入外包团队集约化办理送达、扫描、司法拍卖等业务,使诉讼服务更加集约化、人性化、规范化。积极建设智慧法院,动员部署全流程“无纸化”办公办案,推进案件归档方式改革工作。推广“人民法院在线”、在线调解平台等各类在线平台,网上立案2250件、远程开庭902件、在线化解纠纷3307件。发扬“枫桥经验”,“片区法官”深入园区、农村、社区等巡回审理45次,通过巡回“问诊”、法治宣传、走访调研等“上门式”诉讼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嘉陵区检察院通过“掌上检察院”App,依托举报、控告、服务需求、一键信访等模块,让律师、企业、案件当事人、普通群众等按需查询、一键下单,体验指尖上的检察服务。通过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一站式服务、检察长接待室、视频接访、热线电话等多渠道受理群众诉求。充分运用业务系统2.0、政法跨部门办案平台、党政内网等数据,加强部门间数字办案信息查询与共享,提升办案质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稳定。近期,嘉陵区检察院接待了一起案件。儿媳开车发生交通事故,儿子死亡,婆婆因此对儿媳不依不饶。检察官通过情理双管齐下,深挖双方症结所在,最终,婆婆对儿媳予以谅解,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挽救。

  

  嘉陵区公安分局行政审批室户政办证大厅配备智能设备,打造阳光透明的户政服务。建立健全安全智慧小区系统、小区“两车”防盗系统、安全防范监控系统、异常状态自动报警系统、重点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关爱老年人和儿童系统,让辖区群众收获更多的安全感。

  

  嘉陵区司法局在全区建立24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24个调解室,指导建立381个人民调解组织,通过重点小区分片、调解案件分流、律师专家分工、社区干部主导、法治宣传引导、司法机关指导,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第一关卡。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嘉陵区创建省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个,嘉陵区火花人民法庭正在创建省级“枫桥式人民法庭”。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如今,嘉陵党政齐心协力,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个新时代的“枫桥经验”不断升华,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赟 陈熙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牟廷河


编辑:漆颖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