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位3
在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的最高处,有一棵已经有70多年树龄的黄桷树,树下整齐摆放着几根条凳。这是春风村的一级议事地、调解地,村里谁家有矛盾纠纷都可以来这里让村民、乡贤一起来说说是非曲直,再依法依理化解纠纷。
春风村辖19个村民小组共9636人,大多是邻里家事纠纷。针对邻里家事纠纷源头发现难、风险识别难、实质化解难、矛盾易反复、易引发“民转刑”案事件等普遍性难题,春风村探索“家事观察员”“家事调解员”“心理疏导员”的“三员”工作法,做到家事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该工作法推行以来,全村家事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9%,五年无诉讼、连续十年无刑事案件,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称号。
“家事观察员”是村里情报信息的“瞭望哨”,主要以相邻10至20户为单位,选定了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且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58名群众担任。“家事观察员”聚焦“夫妻两地分居、正经历诉讼纠纷、遭受重大变故、有行为偏执成员、有重点管控对象”五类重点家庭,工作中做到进得了门、见得到人、聊得上话、查得明事,做深、做实、做细家事矛盾纠纷排查发现工作,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家事调解员”是巩固家事调解的“防火墙”。建立由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组委会成员等7人组成的家事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由“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妇联主席”等5人组成家事矛盾纠纷村级调委会,由驻村法律顾问、驻村干警、“两代表一委员”等12人组成家事矛盾纠纷驻村调解专班,对“家事观察员”发现的问题进行动态跟踪、全面跟进,实行逐级掌握情况、逐级防范风险、逐级化解矛盾。
“心理疏导员”是撑起定分止争的“连心桥”。通过建立家事矛盾纠纷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机制,从党代表、离退休干部、乡贤人士等中推举32名同志担任家事纠纷化解“心理疏导员”,另推举51名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组成“1+N”兼职“心理疏导员”队伍。在化解家事矛盾纠纷的同时,“心理疏导员”及时跟进,有效解决矛盾纠纷化解后“心结产生了、感情生疏了”的问题。本版文字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丹 王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