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ccaw@sina.com
主办:中共四川省委政法委员会 承办:四川法治报社
宜宾法院:“333”诉源治理模式 绘制一路好“枫”景
www.sichuanpeace.gov.cn 】 【 2023-11-17 10:10:12 】 【 来源:四川法治报

image.png


  宜宾中院法官走访企业


image.png

  

  宜宾法院“法润宜商”专项行动之“破企困境”讲堂


image.png

  

  高县法院沙河法庭远程调解纠纷


image.png

  

  筠连县法院对一起家庭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促成双方达成合解并当场履行宜宾中院供图

  

  近年来,宜宾两级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围绕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扎实推进诉源治理,聚焦“三大”机制、抓实“三大”举措、做优“三大”服务,着力构建源头预防、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新模式,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效。

  

  聚焦“三大”机制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打造多元共治解纷大格局,宜宾法院“一盘棋”统筹+内外联动,主动把司法工作融入社会治理体制,积极争取党委领导和各方支持,将诉源治理从“法院主推”上升为“党委主抓”,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

  

  出台诉源治理新机制,狠抓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宜宾两级法院主动参与党委政府一体化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建设,强化司法引领作用,积极对接、主动融入、大力推动党委主抓的诉源治理大格局实质化运行,实现治理路径新转变。

  

  健全党政主导化解重大涉众涉稳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宜宾中院成立宜宾市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领导小组,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优势和法院的专业优势,跑出了全省首例上市公司预重整转重整案26天审结的“加速度”,成功维护了近400家债权人、3万余户中小股民的合法权益。

  

  深化司法建议机制应用。结合审判实践,针对劳动争议、金融借款、社会保险、物业管理等多发、易发社会问题,宜宾两级法院向民政、银行、人社、住建等多家单位和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和举措95条,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能力水平,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

  

  抓实“三大”举措 突出多元解纷“靶向力”

  

  围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宜宾法院不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优质化运行,抓实“三大”举措,将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打造为人民群众点赞的“民心工程”。

  

  构建多层次解纷体系,促进纠纷切实分流。在11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开辟“诉非衔接工作区”,挂牌成立调解工作室47个,邀请工商、妇联、道交、金融、律师等90余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400余名调解员入驻,实现律师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多种法律服务资源高效整合,打造多元解纷“门诊部”;注重发挥“诉讼辅导”作用,即立案登记前通过“望、闻、问、切”等方式,抓实前端把控,做好对矛盾纠纷的分流引导,把非诉解纷方式在成本、效率、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向当事人讲深讲透,对诉讼风险、执行风险进行评估和告知,实现纠纷化解的科学“导诊”,引导案件诉前化解2.2万件,全市法院年度新收案件增幅同比下降6.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打造广覆盖解纷网络,推动纠纷协同化解。联合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银保监分局开展道交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运用大数据预防和化解道交纠纷700余件;与市工商联建立健全诉调对接长效合作机制,推动诉前化解商事纠纷7600余件;做好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仲裁转法院执行的有序衔接,实现对确认仲裁效力案件的100%受理,有效地助推仲裁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深化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在线提供智能咨询、纠纷调解、司法确认等服务方面的应用,今年以来,全市法院网上成功调解案件2.2万件。

  

  严把案件审理质效,夯实诉内源头治理。强化立、审、执、监、访协调运行,重点抓好二审、再审的“源头”案件的裁判质量,开展“一个纠纷一个案件”专项活动,通过推广小额诉讼、繁简分流等措施,有效地防止各类纠纷长期“滞留”法院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审结案件6万余件;加强判后答疑的刚性运行,积极引导当事人理解、接受司法裁判结果,切实减少二审、再审、执行案件乃至信访案件的发生,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判后答疑1.2万次。

  

  做优“三大”服务推动法治力量再下沉

  

  宜宾法院延伸司法职能,坚持力量下沉、靠前服务,狠抓基层基础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将司法触角延伸到社会、到农村、到基层,大力开展治未病、治欲病活动,使纠纷止于未发、止于萌芽。

  

  夯实司法服务主阵地。积极参与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建设,主动入驻“三庭两院一中心”,为400余家企业提供更靠前、更便捷的司法服务;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村(社区)法治共建,投入专项资金80万元,加强综合性法庭建设,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延伸司法惠民微触角。加强与基层党组织、政法单位协调联动,在乡政府、工业园区、乡镇(街道)等地打造20个“无讼村居(社区)”、19个“党建+审务诉源治理工作站”及其他诉讼服务点56个;前置智慧诉讼服务,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等社会治理微小单元架起庭、站、点、员式的基层法律服务网络,让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唱响司法润民主旋律。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全市法院先后召开环境资源审判、民营企业风险提示、防范和打击毒品犯罪等主题新闻发布会30余次。精选160余名法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并累计开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防范养老诈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普法宣传活动700余次。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累计开展巡回审判、示范诉讼等活动1.2万余次,让乡风文明建设吹入了强劲的法治新风,有力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

  

  未来,宜宾法院务求将“333”诉源治理工作新模式打造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宜宾名片,用行动践行初心,用实干展现担当,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宜宾广袤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绘制一路好“枫”景。

  

  曾书敏 刘书戎


编辑:漆颖
初审: 赵晓璐
二审: 潘红
终审: 李家亮
四川长安网版权所有